"足色纹银"字样的银锭。户部尚书陈敬亭的皂靴刚跨过门槛,就被这片雪亮的光晃得眯起了眼。这位执掌天下钱粮的老尚书下意识捻动袖中的翡翠念珠——去岁清查山西藩库时见过的百万两白银,比起眼前这座银山竟也逊色三分。
"林大人。"陈敬亭朝迎来的林如海拱手,目光却忍不住瞟向堂角——那里堆着三摞半人高的账册,两个身着青色官服的吏员正捧着册子与林如海的心腹管事核对。最上头那本摊开的盐引底簿上,朱砂批注密密麻麻如血丝般爬满纸页。
"下官惭愧。"林如海身着簇新的孔雀补服,腰间玉带却松了一扣。不过月余,这位昔日的探花郎两鬓已染上霜色,唯有一双眼睛亮得惊人,像是燃着看不见的火。"这些俗物污了尚书大人的眼。"
陈敬亭摆手示意随从展开黄绫圣旨,香案上三足鎏金炉里新添的沉苏香正吐出袅袅青烟。忽然侧门珠帘轻响,两个嬷嬷簇拥着个穿蜜合色折枝梅纹袄裙的小姑娘进来。林黛玉今日梳着双鬟髻,发间只簪一对珍珠银蝴蝶,行走时裙角纹丝不动——显然两位宫中嬷嬷教授的宫廷礼仪,已在这孩子身上显出成效。
"...淑慎性成,勤勉柔顺,着即册封为康乐县主,赐爵田三百亩,岁禄银八百两..."陈敬亭的宣旨声在厅内回荡。
林如海跪在青砖地上的膝盖隐隐作痛,掌心却将圣旨的黄绫攥出了深痕。恍惚间他仿佛看见梦中那个被困在荣国府后院的黛玉——十五岁的少女缩在潇湘馆的窗边,听着远处传来的丝竹声,手里攥着半块已经冷透的茯苓糕。
当黛玉用尚带稚气的声音说出"臣女谢恩"时,林如海喉头猛地发紧。此刻他眼前浮现出荣庆堂上史老太君那张慈悲的脸——梦里就是这双手,一边摩挲着黛玉说"我这些儿女里,最疼你母亲",一边默许王夫人克扣黛玉的燕窝。
而现在,他的女儿有了县主身份,将来即便踏入荣国府,全府女眷都要对女儿行跪拜大礼。
"林大人?"陈敬亭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第二道圣旨已展开,皇帝亲题的"忠心爱国"四个金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林如海接过圣旨时,余光瞥见堂外廊下站着几个盐商打扮的人,正伸着脖子往银山上张望——那是今早来送"冰敬"的汪家管事。他嘴角浮起一丝冷笑,这些蠹虫怎会明白,比起他们孝敬的几千两银子,能让荣国府众人向黛玉屈膝的价值,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
捧着圣旨退出二堂时,林如海在转角处突然驻足。窗格间漏下的阳光正好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