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引火烧身、自取灭亡的傻事,林淡是万万不会做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那么,出路何在?他的目光再次落回纸上密密麻麻的字迹,一个大胆、甚至带着几分狡黠的念头逐渐清晰、凝固。“既然正面强攻是死路,不如……另辟蹊径?” 林淡眼中精光一闪,仿佛捕捉到了暗夜中的萤火,“开凿一条看似与权贵利益毫不相干、甚至能让他们乐见其成的新路!” 这新路,必须伪装得无害,甚至披上繁荣、提升的光鲜外衣,让那些高高在上者不仅不会阻拦,反而会因有利可图而欣然推动、大力扶持。它要像一株新生的藤蔓,小心翼翼地攀附在参天大树上,看似柔弱无害,绝不伤及老干虬枝的根本利益,甚至还能为其增添几分绿意。只有这样,那些警惕的“大树”们才不会急着挥刀砍伐,反而可能出于好奇、轻蔑,或是某种被恭维的错觉,觉得这藤蔓点缀了庭院,从而给予一丝阳光雨露的“支持”。
灵感如泉涌,一个绝妙的参照点在他脑中清晰起来——那便是让人惊叹的八级钳工,能以凡人之手、精妙技艺搓出国之重器的传奇!这给了他强大的启示:技艺的价值,应当有清晰、公认的衡量阶梯和与之匹配的荣耀与回报。他要在这等级森严的朝堂之外,悄然构建一套属于工匠、技师的朝堂——一套严谨的“工人技艺等级体系”。
笔走龙蛇,构想迅速丰满:这套体系的核心在于“按需考试,量才定级”。朝廷可根据不同行业工部营造、军器监、织造、水利、冶炼等的实际需求,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专项考核。不拘一格降人才,无论出身贵贱,只要身怀绝技,皆可报名应试。通过考核者,依据其技艺的精湛程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潜在的贡献度,被划分为十个明确的等级。每一等级,都对应着严格而公开的考核标准,如同攀登一座技艺之峰的清晰路标。而每一级台阶之上,都悬挂着实实在在的“俸禄”果实——这俸禄不再是象征性的赏赐,而是与其等级相匹配、足以体现其价值和地位的稳定收入与官方认可。
这个体系中的专精人才不会当官,高等级的技术,只会带来俸禄的高额回报,并没有改变科举出仕的原始地基。
烛泪无声滴落,在烛台上堆砌起小小的山丘。林淡浑然不觉,他完全沉浸在构建这精密“工器”的激情中。从体系的框架原则,到不同行业的初步分级构想;从考试的具体科目和评判标准,到俸禄的梯度设计与国库负担的初步测算;甚至如何将这体系逐步嵌入现有的官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