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午的时间,竟未能将整个园子逛完。好在林淡提前派人打过招呼,庄九早有准备,早已安排好了丰盛的膳食。
林淡选中了西园中的一处凉亭用午饭。趁着庄九带人去传膳的间隙,林泽终于忍不住开口:“二淡,你都三元及第了,不必再熬夜苦读了,当心熬坏了身子。”
林淡一愣,一时之间竟没反应过来,连林泽那随意的称呼都顾不上计较:“哥,你说什么呢?我没有要继续苦读的意思啊?”林淡心中暗自苦笑,自己好不容易熬过了寒窗苦读的日子,若有可能,恨不得离书本远远的,怎么还会想着继续苦读?当然,既然选择了为官之道,完全抛开书本也只能是奢望。
“曦儿说青黄斋取自青灯黄卷,这不是伴灯苦读吗?”林泽一脸疑惑地问道。
林淡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哥你这书怎么读的,都只记一半?青灯黄卷不只有伴灯苦读之意,也可指年少时挑灯共读,互相切磋之乐。”林淡看着林泽那清澈却懵懂的眼神,心中无奈,转头看向小黛玉,眼神中满是赞赏。才五岁的年纪,竟能如此聪慧,一下子就明白了各个匾额的深意。
“曦儿,你告诉大叔叔,二叔叔为何要取青黄斋这么个名字。”林淡温柔地说道。
小黛玉放下手中正在吃的牛乳,神态从容,缓缓开口:“同舟、共济、风雨、听梧、暮云、西园,如此放在一起,曦儿想来,取名之人尤为思念年少与同窗的求学时光。”
“曦儿是怎么知晓的呢?”崔夫人惊讶不已,家中从未有人向黛玉提及林淡与当今皇上的往事,她实在想不明白小小的黛玉是如何猜到的。
“回祖母,朱先生讲过,‘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同窗契友亦知闻,几番欲话西园事;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都是怀念同窗友人的句子。”黛玉说罢,眨了眨眼睛,一脸天真烂漫。殊不知,她这一番话,让桌上的人反应各异。林淡和崔夫人满心欢喜,为黛玉的聪慧感到骄傲;而林泽和钱长富却愁眉不展,心中五味杂陈。
林淡轻轻摸摸黛玉的小脑袋,眼中满是欣慰:“有女如此,也没辱没了如海兄探花郎的名望,咱们林家的子弟都一样聪慧。”
崔夫人笑得合不拢嘴,满脸自豪地说道:“探花郎的爹,状元郎的叔叔,曦儿想不聪慧都难。”
一旁的林泽听了,心中满是委屈,感觉自己被母亲和弟弟一人捅了一刀;而钱长富也仿佛遭受了沉重打击,想到自己儿子比黛玉大上几岁,平日里却只知道斗蛐蛐,再看看眼前聪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