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子争个独一无二的宠爱,得知公公和丈夫要栽培庶子,怕是要掀翻整个钱家后院。
可如今她心境不同了——她可是亲眼见证了当官能给家中带来多少好处。
叶夫人娘家也经商,她嫁给钱文种之时,两家的生意做得不分伯仲,但自从小姑子和姑女婿回了苏州做官,钱家商铺如雨后春笋般扩张。尤其姑女婿升任司马以后,钱家没几日就成了苏州数一数二的商户。尤记得姑女婿升任司马那日,自家收到的满桌的贺礼里,藏着多少生意场上的门道。
"傻孩子,"叶夫人眼中闪过一丝复杂,若是她亲生的儿子读书读得好,她自然更高兴,可事实是她大儿子《三字经》到现在都背不全,小儿子只有算盘打得极好,连公公打了几十年算盘的人都自叹不如,若靠着她的两个儿子出仕,只怕是天方夜谭。
所以叶夫人笑着表示:"母亲高兴还来不及。若你姨娘愿意,将你记在我名下又何妨?"
听者无意,说者有心,祠堂里,香案前,族谱上的名字被郑重改写,钱长兴望着列祖列宗的牌位,稀里糊涂的成了钱家嫡子。
叶夫人更是雷厉风行。她亲自为长兴的姨娘安排了单独的院落,还命人送去整套紫檀家具。
钱长兴自从摇身一变成了嫡子后,书房里的《四书五经》突然变得格外沉重。烛光下,他反复摩挲着新发的玉佩,那是嫡母特意命人打造的,温润的玉质贴着心口,却烫得他喘不过气。本想用庶出出身推掉读书的钱长兴,只能硬着头皮读下去了。三十年后好不容易爬到知县老爷位子的钱长兴,想起自己艰苦的求官之路,还能大哭一场。
而此刻的叶夫人,早已无暇顾及长兴的忐忑。她端坐在太师椅上翻检庚帖,原先相中的粮商女儿被搁到了一旁。原本为庶子相看的商户之女,显然配不上如今想要出仕的钱家嫡子。
"得找个有功名亲家的,"她咬着笔杆喃喃自语,"最好是有在任官员的......"叶夫人想着要能找个,官宦人家的闺秀,也好为钱家再添一把助力的火。丫鬟捧着新做的衣裳进来,她连头都没抬:"明日将张媒婆请来,二少爷的亲事我要重新斟酌。"因要重拟标准挑选人家,叶夫人一时忙的不可开交。
――
且说林淡这边从武三口中得了荣国府的最新动向很是高兴,知道了钱大公子将武三等人划给他用了,也不再客气,又交代了武三几件事让他去探查。
武三一一应下,正要告退猛然间想起,“林少爷,我们家少爷已经从贡院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