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甄士隐到底是见过世面的,一看林淡的穿着打扮就知不应该是歹人,又一转头看见了周知府连忙上前道,“草民甄士隐见过周大人。”
能混成乡绅,甄士隐也是有一套自己的处事法则的,他虽不喜做官,为人恬淡,但懂人情世故,对于本县知县和本府知府都是了解过一番的。
故而一下就认出了周知府。
周知府见来人认识自己便问道,“你是这女童何人?”
“回大人,这是小女,名唤英莲。”
周知府打量了甄士隐和封氏二人,看着岁数都不小的样子,这孩子看着也就三四岁的样子,皱眉问道,“可有凭证?”
甄士隐看出周知府的疑问立刻道,"大人明鉴,草民子嗣艰难,年近五十才得此女,街坊四邻和隔壁葫芦庙的僧人都可作证。"
周知府立刻着人去传唤寺庙僧人和乡长。
林淡忍了又忍终于忍不住问道:"既如此珍视令爱,为何只让一个男仆带着逛灯会?"
甄士隐一听就愣住了,“这位小哥何出此言?”
“你可知我是在何处见到令千金的?”林淡挑眉说道,“是十里街的灯会,我因疑惑为何穿戴如此整齐的女娃娃被粗布衣衫的男人抱着起了疑心才跟着走了一段路,见他将孩子放在一户家人门口匆匆离去,才命人将孩子抱起来的。”
甄士隐听到这怒气飙升。
“要不是我哥将孩子抱起来了,孩子可就要被拐子拐走了,这县令同拐子勾结,你的孩子可就找不回来了。”林清愤愤说道,不明白为啥有父母对子女这样不上心。
听到这甄士隐的后怕之意已经多过了怒气,眼眶也红了,对林淡深深一礼,“承蒙小哥出手相救,士隐定涌泉相报。”
此时葫芦庙的僧人和乡长赶到县衙,证实了甄士隐同甄英莲的父女身份,见女童已经找到家人,周知府还要处理拐子的后续问题也就先走了。
林家的仆人早已赶了多辆马车前来,林淡同父亲商议秉持着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的原则将甄士隐一家送回。
马车上林淡同甄士隐坐在一起,这才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中秋之夜他携女赴宴,后与友人夜钓,便让霍启先送女儿回家。谁知霍启竟私自带着小姐去看灯,这才酿成大祸。
林淡听罢恍然大悟——难怪原着中甄家次日才发现女儿丢失,原来是阴差阳错,夫妻二人都以为女儿在对方那里。
"今日之事当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