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能达到1000亿美金左右。
当然后面因为拼拼的出海产品Tem的竞争,估值下滑到六七百亿美金。
那也要四五千亿人民币哦。
... ...
晚上的时候,两人一起吃了顿饭。
饭桌上李斌问道:“徐哥,公司地址有没有想过搬迁到花城?”
徐总说道:“确实有想过,但是也没想好。”
“按照行业特性来说,花城肯定是最好的,那面遍地都是做贸易的,也利于我们打造自己的供应链。”
“但是员工大部分都是本地的,核心骨干也是。”
“公司又在发展中。”
“这时候搬迁,估计很多人都不愿意去往花城,又不是大公司。”
... ...
李斌:“这倒是!”
“两者不可兼得,目前来说公司骨干更重要。”
“这时候一个萝卜一个坑,少了谁好像都不行。”
“等到公司大一点、人多了之后,可以总部搬去花城,金陵留一个分公司。”
徐总笑道:“嗯,是这个理。”
“这笔资金很及时。”
“最近确实也在找投资。”
... ...
徐总感慨道:“但是之前都是海外的平台,把产品往国内销售,各种衣服、食品品牌都是。”
“而国内销往海外还是代加工,或者贴牌产品。”
“或者是义务的那些小商品,批发出去。”
“根本就没有完整的平台,都是国内运营,产品也从国内直接发往海外。”
“所以国内的资本,都不了解我做的这个模式。”
“觉得国内人出海做生意,很难成功。”
“要不就是不愿意投资,要不就是估值很低,只愿意给个几百万人民币,就当是押宝了。”
“而海外的资本也差不多。”
“即使愿意投资,也各种条条框框。”
“哎,这年代看着投资圈很火,但是要拿到投资人的钱,也不容易!”
... ...
李斌点点头,倒是很理解这种感觉。
投资人往往还是喜欢追涨杀跌,也喜欢以自己的经验,去做判断。
但是对新模式、新项目,敢于下决心的不多。
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投资人,把自己错过的项目拿出来说,说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