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公朝中做过司空,熟悉晋国的律法;先轸擅长练兵,当年晋军的‘方阵’就是他创的。你且用着,若不合意,再换便是。”
重耳登上岸边的马车时,忽然回头望了一眼。渭水的晨雾已散尽,那艘乌篷船正隐入芦苇深处,船头的渔灯早已熄灭,仿佛从未出现过。
三日后,河西荒原的晨曦里,狐偃带着秦穆公赠予的金饼,混在贩盐的商队中潜入绛城。他按地图所示,在城东的破庙里找到了狐氏旧部。当那半片青铜虎符亮出来时,几个藏在神像后的老兵当场就哭了——他们等这一天,等了十九年。
七日后,吕省派来的刺客摸到重耳的营地外。那刺客刚翻过栅栏,就被暗处射出的弩箭钉在地上。秦谋士士会让人将刺客的尸体拖到营门口,挂在旗杆上,旁边贴了张竹简,写着“惠公欲除重耳,天理不容”。消息像长了翅膀,三日内传遍晋地,连绛城的百姓都在街头议论,说重耳是天命所归。
半月后,狐偃从绛城传回密信:赵氏、魏氏已备好私兵,只待秦军渡河,便打开绛城西门。
咸阳宫的章台殿里,秦穆公展开密信,指尖在“西门”二字上重重一点。百里奚在旁捻须而笑:“主公,重耳继位已是定局。只是这秦晋之盟,能维持多久?”
穆公望向东方,窗外的阳光照在他脸上,映出几分不易察觉的笑意。远处的校场上,孟明视正带着秦军演练新阵法,甲胄的寒光在日光下连成一片。
“至少眼下,”他缓缓道,“秦国东进的路,通了。”
风吹过章台殿的廊檐,铜铃发出清越的响。阶前的梧桐叶又落了几片,这一次,穆公没有再拂去。他知道,重耳归晋只是开始,秦国逐鹿中原的大幕,才刚刚拉开。而这一步,他等了太久。
喜欢历代风云五千年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历代风云五千年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