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策马赶来,声音里带着难掩的惊悸,“前面发现流民群,约莫有上千人,都快饿疯了。”
孟明视握紧腰间的剑:“传令各船,准备好干粮。告诉弟兄们,只可分发,不可施舍——要让他们知道,这是秦君的恩惠,更是他们应得的活命粮。”
当第一袋粟米从船上抛下时,流民们先是愣住,随即爆发出震天的哭喊。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跪在水边,将滚烫的粟米贴在孩子干裂的嘴唇上,那孩子睁着无神的眼睛,忽然有了微弱的吞咽。
消息传到绛城时,晋惠公正坐在空荡荡的粮仓里发呆。宦官捧着奏报的手在颤抖:“君上,秦军船队已过黄河,孟明视说……说秦君要亲眼看着粮食分到百姓手里。”
惠公猛地站起,撞倒了身后的粮架。空荡荡的木架发出哐当巨响,惊得窗外的乌鸦扑棱棱飞起。他望着殿外龟裂的土地,忽然想起多年前在秦国为质时,穆公曾亲手给他剥过一颗临潼的石榴。那时石榴汁滴在锦袍上,像极了此刻阶下蔓延的血迹——昨日有贵族为争最后一点存粮,在宫门外动了刀兵。
“备车,”惠公的声音干涩得像砂纸摩擦,“去黄河边。”
岸边的景象让晋惠公喉头发紧。孟明视站在船头,正指挥士兵将粟米装进陶罐,分发粮食的队伍排成长龙,百姓们捧着陶罐的手在发抖,有人朝着秦国船队的方向叩拜,额头磕在滚烫的沙地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秦君有令,”孟明视的声音透过传声筒传来,清晰地落在惠公耳中,“粟米分三期送达,今日先卸三千石。余下七千石,待晋侯开仓放粮,与我军一同分发——秦君说了,他信晋侯会善待百姓,就像当年信晋侯会归还河西之地。”
惠公的脸霎时涨成紫青色。他身后的大夫们窃窃私语,有人已在偷偷擦拭眼角。车驾返回绛城的路上,经过一片干涸的稻田,几个孩童正在捡拾田埂上的草籽,看见晋侯的车架经过,竟无一人躲避。
“君上,”车夫忽然勒住缰绳,声音发颤,“您看……”
惠公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田埂上的孩童们,正用手指在泥地上画着什么。走近了才看清,那是一个个歪歪扭扭的“秦”字。
七日后,秦国赠粮的消息传遍诸侯。卫国大夫在朝堂上感叹:“秦君能弃私怨而念苍生,此乃霸主之姿也。”鲁国史官在竹简上写下:“秦穆公赠晋粟万石,天下归心。”连向来与秦不睦的楚国,也派使者送来一车茶叶,说是“敬秦君仁德”。
而在秦国,渭水岸边的新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