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战:沦陷区的血色黎明
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压在城垣之上,碎雪混着硝烟味从半空飘落,在青石板路上洇开深色的斑痕。这是1943年冬末的北平城郊,日军"强化治安"的标语还刷在斑驳的砖墙上,墨迹未干,却已被巷战的火光映得扭曲变形。
一、暗夜惊雷
午夜的梆子声刚敲过三更,西交民巷深处突然爆发出沉闷的枪响。驻守粮库的伪军哨兵还没看清黑影,脖颈已被冰冷的刀锋划开,温热的血溅在冻硬的麻袋上,发出"滋"的一声轻响。
"行动!"
压低的口令像电流般穿过黑暗。王强猫着腰贴着墙根疾走,手中二十响快慢机的枪口还挂着寒气。他身后跟着十几个穿棉袍、扎绑腿的汉子,有的揣着短刀,有的背着土制手榴弹,正是活跃在西城的"飞鹰"游击小队。他们对这片街巷熟得像自家炕头——王强曾在这里拉过洋车,李柱子做过米店学徒,张老头的修鞋摊就在巷子口第三棵老槐树下。
日伪的户籍统制让整条街喘不过气,保甲连坐的牌子挂在每户门口,像悬着的铡刀。今晚的目标是拔除粮库旁的伪警察所,那里囤积着过冬的粮食,更关押着三个因"拒登"被捕的乡亲。
巷子拐角的"福记"酱菜铺突然亮起灯,窗纸上映出晃动的人影。王强打了个手势,队员们立刻分散隐蔽。门"吱呀"一声开了,两个伪军端着步枪骂骂咧咧走出来:"他娘的,大冷天还得巡逻......"
话音未落,两枚手榴弹呼啸着飞进院里,紧接着是密集的枪声。酱菜铺的玻璃"哗啦"碎了一地,火光中能看见伪军抱头鼠窜。王强趁机带人冲过街角,却听见身后传来尖利的哨声——日军驻屯队的巡逻车来了。
二、街巷绞肉
"进院子!"王强拽着队员跃进一家绸缎庄。老式四合院的结构此刻成了天然掩体,他们砸开后窗,顺着狭窄的夹道向隔壁药铺转移。巡逻车的探照灯扫过墙面,子弹"啾啾"地打在砖头上,溅起细碎的石灰。
"强子哥,看那边!"李柱子指着对面胡同。几个日军端着七八大盖正堵住巷口,刺刀在夜色里闪着寒光。王强心里一沉:看来日伪早有防备。他摸到腰间的手榴弹,却听见头顶传来动静——有人掀开了房瓦。
"快上来!"是住在隔壁的张老头,他佝偻着腰趴在屋顶,手里攥着根粗绳。队员们踩着墙根的杂物往上爬,王强最后一个攀上屋顶,脚下的椽子"咯吱"响了一声。日军的子弹跟着射穿瓦片,碎瓷片划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