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任后,便开始大力整顿军队,制定了更为严格的训练章程,同时加强了边境的防御部署。大秦的军队在他的带领下,越发纪律严明,战斗力强盛。只是蒙恬为人刚正不阿,有时在军事策略上与一些朝中大臣意见不合,朝堂上也偶尔会出现争论之声。
御史大夫冯劫,是个铁面无私的人。他对官员的监察极为严格,哪怕是一些芝麻大的小过错,只要被他知晓,都会记录在案。这也让不少官员对他又恨又怕,暗地里都称他为“冷面御史”。有一次,一位九卿中的官员,因为接受了下属的一点小贿赂,被御史台的御史发现后上报给了冯劫。冯劫二话不说,当即就要按照律法严惩这位官员,那官员吓得赶忙托人向冯劫求情,甚至还找到了一些朝中重臣来说情,可冯劫根本不为所动,依旧将此事如实上报给了秦始皇,最终那官员被革职查办,一时之间,朝廷上下风气为之一肃。
而九卿之间,也有着各自的利益和矛盾。治粟内史常常为了财政的分配问题与少府发生争执,治粟内史觉得少府掌管的皇室私财已经足够丰厚,应当减少从国家财政中支取的份额,好让更多的钱粮能用在诸如兴修水利、改善民生等方面;而少府则认为皇室的体面至关重要,各项用度不能削减,双方各执一词,常常闹到丞相李斯那里,让李斯也颇为头疼,只能从中调解,尽量让双方都满意。
在这朝堂的风云变幻之中,秦始皇始终冷眼旁观,他允许臣子们有不同的意见和争论,只要是为了大秦的发展,只要不触及皇权的根本,他都愿意让他们去碰撞、去磨合,因为只有这样,这三公九卿制度才能在不断的实践中完善起来。
第四章:郡县推行之难
在中央构建起三公九卿制度的同时,秦始皇也在思考着地方该如何治理。他力排众议,坚决推行郡县制,废除了分封制。
然而,郡县制的推行却并非一帆风顺。在原六国的土地上,许多旧贵族和地方豪强对郡县制极为抵触。他们习惯了以往在自己的领地内有着极大的自主权,如今要受到朝廷委派的郡守、县令的管辖,心中自然是一万个不愿意。
在楚国故地,有一位名叫项梁的旧贵族,他暗中联络了不少同样心怀不满的人,时常聚在一起,非议朝廷的政策。他们蛊惑当地百姓,说郡县制是大秦奴役百姓的手段,会让大家失去自由,还造谣说郡守、县令都是苛待百姓的酷吏。一时间,楚国故地人心惶惶,一些不明真相的百姓也开始对郡县制产生了抵触情绪。
郡守李由察觉到了这股暗流涌动,赶忙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