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宋思铭一边分发筷子,一边说道。
\n
“看来,我得让准备来支教的学生们,做好心理准备了。”
\n
彭越感慨著说道。
\n
他们这次来王寨乡,只有一件事,为江北大学助学支教活动打前站。
\n
江北大学最近响应教育部的號召,选拔优秀学生,开展助学支教活动。
\n
原本,彭越也想不到王寨乡,可是,他却意外在江北日报上,看到了有关宋思铭的报导。
\n
然后一核实,报纸上的宋思铭,正是当年江北大学学生会副主席宋思铭。
\n
於是,彭越当即联繫宋思铭,把王寨乡作为江北大学助学支教的第一站,而这一活动对於王寨乡,正是雪中送炭。
\n
王寨乡中心校,硬体条件差,软体条件更差,除了那几个硕果仅存,没有跑路的年轻老师,剩下的老师,平均年龄已经五十岁,虽然经验有,但精力已经完全跟不上了。
\n
可一时半会,又招不来新老师,江北大学的支教团,正好可以帮王寨乡渡过难关。
\n
坚持个一两年,王寨乡的条件好了,有的是老师,愿意来王寨乡工作。
\n
生怕王寨乡的条件太差,嚇跑了支教的大学生,宋思铭马上向彭越表態,“彭书记,你放心,我会尽全力保证支教老师的生活水平。”
\n
“你们自己的生活水平都难以保证,怎么保证支教老师的生活水平?”
\n
“重新吃回大锅烩菜,然后让支教老师吃好一点?”
\n
彭越问宋思铭。
\n
“我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