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而竭。
\n
不拘是对谁,一拖再拖都不是好事。
\n
但元娘其实更好奇究竟是怎么回事,往昔也不是没有科举推迟或取消的先例,无非是皇帝或皇帝的亲人死了,譬如太后、太子。
\n
再不然,就是……
\n
“战事已起,今年恐怕与往年的试探不同,辽人来势汹汹。”魏观忽而开口,他执起茶碗的手稳如泰山,神情亦如是,只是说出的话却叫人心神俱震,“若是家中尚有余钱,不妨买些米粮在家中,之后,只怕粮价攀升得厉害。”
\n
“可如今……已经很高了!”元娘乍然听闻这个消息,惊诧之下,未免高声,接着她便意识到附近有人,忙压低声音,凑近了些,小声道。
\n
魏观抿唇,缄默不语,未再往这上头说。
\n
但其实也很简单,接下来势必要扩大规模,这仗打得厉害,朝廷势必要征粮,民间商贾趁势哄抬粮价,已是惯例,所以粮价必涨,而且各地船只有不少会被征辟,水路运不了粮,陆路要贵上许多,也是无奈之事。
\n
这些都不好在外细说,浅言一句提点,已是不易。
\n
元娘聪明,哪有不能意会的,见此重重叹息。
\n
她有王婆婆宽慰,早没先前那么惧怕打仗了,横竖日子也是照过的。官家要打仗,哪有转圜的余地,好在她们家没有可以征走的男丁,犀郎还小,不在其列。犀郎要是能考上举人,征兵也不会轮上他。
\n
甚至,阿奶也早早和另外两家一块囤了许多粮,不必在这时买价那么高的粮囤着。
\n
除非汴京乱了,否则元娘家都是不必怕的。
\n
但元娘也免不得惆怅,再怎么不言,面上也会带出两分。
\n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