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不难。”
\n
她心里清楚,这些题目对大部分考生而言已堪称难题。
\n
但即便再难,这是八十年代初,港城参加考试的考生仅一万两千多人,其中四千多还是自修生,哪儿比得上上辈子她在粤城参加的高考难度。
\n
纵然离开校园多年,又隔了一世,知识看似遗忘殆尽,可脑子还是那个脑子。她爸爸认为她有成为顶尖厨子的天赋,莫伯伯则觉得她尚年幼,可引导成为科技工作者。两人对她的未来定位不同,却有一点共识:一定要让她好好学。
\n
来到港城接触教材后,她只需适应这里的应试套路即可。
\n
接受完记者采访,距离下午一点的英语考试还有些时间,岳宁索性在学校周边逛逛。
\n
她走过红砖墙的教学楼,走下台阶来到校外,沿着街道往西前行。转过街角时,空气中忽然飘来一丝若有若无的焦香。她拐进窄巷,追寻着香气而去。
\n
前方铁皮棚顶歪斜着一块木牌,上面用红漆写着“西贡河粉”。
\n
棚下支着两口铝锅:左边是清澈干净的清汤,一位中年男子正用长柄木勺搅动右边的大铝锅。锅里的牛骨汤咕嘟作响,这是香气的源头。
\n
棚屋外摆着四张木桌,其中三张已坐满食客,唯有一张桌子旁只坐着两位大叔。岳宁上前询问:“可以拼桌吗?”
\n
一位大叔爽快道:“坐啊!”
\n
岳宁坐下后,一位穿着斜襟布衫的女子问道:“吃河粉吗?”
\n
“来一碗河粉。”岳宁说道。
\n
“好的。”
\n
岳宁有些诧异老板娘的粤语十分纯正,便问:“老板娘,你们不是越南人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