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盘中间放上汆水后的菜心隔开,清蒸和油炸各分一边,油炸的那半边,淋上了茄汁,这道一鱼两吃出锅了。
\n
岳宁还在品尝他的一鱼两吃,周大厨的心思却全在她写了什么,这老师傅真是个急性子。
\n
“茄汁这半边,借鉴了鲁菜的黄河鲤鱼和苏帮菜的松鼠鳜鱼的调味,酸甜适口。清蒸这个又像我们粤菜的百花酿……”岳宁还在跟几位评委老师探讨。
\n
这会儿北京和上海各三组选手,大部分都完成了,只剩下陆育德还在做菜,另外锦华的糟钵头还没上。
\n
董大厨知道这两家上的都是大菜,还要点时间,就请岳宁讲讲苏造肉。
\n
“苏造肉,是乾隆下江南带回的厨子张官东的拿手菜。张大厨进了宫里做御膳。乾隆爷又爱吃这道菜,药食同源,张大厨和御医,根据一年四季,分成了三张方子,春夏讲究祛湿,秋日讲究降燥,冬天讲究滋补。所以苏造肉一道菜,用二十八味香料和中药材卤制,但是分成了三张不同的方子。”岳宁把三张方子给他们看,手里拿着另外一张方子。
\n
“哈!你这个料,香味都吃不出来。还有人吃?”周大厨放下方子笑了起来。
\n
岳宁把手里的方子递给他:“这张方子是不是和你现在用的差不多?”
\n
周大厨低着头,眯着眼睛仔细看,惊诧地问:“你……你这个方子哪儿来的?”
\n
“在冬天的方子基础上,八角、丁香、白芷、豆蔻等香料的量翻了三倍,才出了你现在这么一锅卤汤。好吃不好吃?好吃。但是它和原来的苏造肉,还一样吗?不一样了。宫廷方子里的苏造肉,讲究的是五味平衡,香料不能盖过肉味,二十八味料有香气,但是香料并不突出。”岳宁走到他身边,指着他手里的方子,“你手里这个方子为什么香料比之前的三张方子都重?那就要从苏造肉从宫廷流传到民间说起。苏造肉的方子到了民间,五花肉价格贵,换成了猪下水,猪下水味道重,要盖住味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