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来的这位是《京城日报》文艺副刊的主编李凤祥,他和传统的新闻媒体人特別不一样。
\n
怎么不一样呢?头髮浓密,戴著一副蛤蟆墨镜,圆脸,发腮,膀大脖子粗,外穿一件夹克衫,远远看去特像姜文,一点没有京城机关人氏的气质。
\n
一个字,潮,潮的不像八十年代人物,倒像是从九十年代上海炒股的新新股民。
\n
从看到这位李主编的第一眼,许朝就明白为什么张桂兰会找他来採访自己了。
\n
除了外表形象特立独行,李凤祥其实很有魄力,他在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中期顶著压力启用了一批京味派作家,可以说是北方“晚报派”文学风格的奠基人。
\n
至於为什么说是顶著压力启用,因为这批作家里有不少名人,比如汪曾祺和王朔。
\n
汪曾祺的子女在后世接受採访的时候说,他们父亲上班时是个老实人,一到家就酗酒,铺天盖地的骂小人,有时骂到情绪激动处,常常拿著菜刀要切手指,说要以此明志。
\n
1980年初,也就是去年,汪曾祺写了篇小说《受戒》,当时没有任何文化单位敢录用。
\n
最后李凤祥採用了,发表在日报的文艺副刊上,引起不小的轰动。
\n
汪曾祺四几年进的文艺圈,直到今天这才算真正成名,汪老爷子此年刚过完六十岁大寿,一时激动的不能自已。
\n
至於王朔,那要在好几年之后,现在时间还没到,简单说说。
\n
王朔早期有一部中篇小说叫《空中小姐》,也是李凤祥决定发的,但当时没发在晚报上,而是辗转上了《当代》。
\n
《空中小姐》刚一刊发,李凤祥当即收到了两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