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啊,比如过两年就要搞特別开发区,再过几年经济体制就彻底变了,分配住房要改,就连票证也彻底取缔。
\n
再过十年,现在被视为香餑餑的国有单位会迎来一波下岗潮,春晚小品都得来一个“我不下岗谁下岗”。
\n
谁能想到工人老大哥的地位会一去不復返,浦东会乘龙腾飞呢?
\n
在贫瘠的文化土壤,是开不出色彩鲜艷的朵的——许朝要改善土壤,至少是自个儿身边的土壤。
\n
至於有没有一丝顾虑呢?那肯定是有的,但顾虑太多就会徒惹烦忧。
\n
好比你身在1981年却要去顾虑1989年,那也太杞人忧天了,要真这么躑躅,他往后得写部自传,取名叫《1981踌躇时代》。
\n
……
\n
译製组的动作很快,厂长汪洋收到成片胶捲的时候嚇了一大跳。
\n
“我怎么记得,中影给你们译製组母片胶捲的时候才大半个月前?”
\n
译製片送审有两道步骤,厂里领导先当內参片看一遍,再上交文化部给领导送审。
\n
张桂兰坐在北影厂厂长汪洋后边儿,汪洋身边则是另外几位北影的领导。
\n
她笑而不语玄机,只是说:“您先看看,这片子成不成,能不能过审。”
\n
汪洋点了头,礼堂大幕布上出现战火情天的標题,然后负责团队里出现了许朝的名字。
\n
汪洋“咦”了声:“这个叫许朝的同志我怎么没见过?”
\n
张桂兰接话:“是我们译製组新来的同志,很有天赋,等看完了影片我和您细说他。”
\n
片子两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