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1981年,南京的一个夏天。
\n
一个身材挺拔的南方青年正对著一张贴“工农牌”的铁镜子清理鬍鬚,他手里捏著一只铁片似的小刮鬍刀,一边蘸著肥皂水,一边剃下横枝蔓生蓬勃生长的小胡茬。
\n
镜子边上放著一家四口的合照。
\n
他叫许朝,朝阳的朝,不是朝阳门的朝。
\n
许朝对著镜子照了照自己的左脸,又看了看自己的右脸,仍然有那么一丝不习惯。
\n
这张脸和自己的长相差距太大,说是南方青年,五官却生的深邃开阔,身高更是在180左右,很有几分年轻版尊龙的意思在。
\n
八十年代的南方青年能长到180,不亚於大清巨人,到哪儿都是焦点。
\n
身高自然和遗传基因有关,许朝的母亲原籍辽寧鞍山,早年进入部队文工团工作,后来在南京交流学习时,与在工人俱乐部组织联谊的许父结婚。
\n
两人打过报告,经组织同意批准,顺理成章地定居金陵城。
\n
那年头讲究鼓励艺术发展,虽然大头是生產发展,各地影厂却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尖,什么《洪湖赤卫队》《红色娘子军》……再到1961年上美製片厂出品了红极一时的动画片《大闹天宫》。
\n
可惜好景不长,接下来知青下乡,许朝一家也在此列,甚至於一些不便细述的特殊因素,身为工人的许父也要插队下乡。
\n
三四年前解禁,许父回了钢丝厂,许母则去了省话剧团当教师。
\n
许朝呢?1981年的春天刚过,22岁的许朝成功成为了——泱泱待业青年中的一员。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