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展示做得比较直接,多是简单直接的图片,照片。
\n
她列举出四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n
工期延误率,失误率,材料利用率,运输负荷。
\n
“虽然分体研制会面临不少问题,但其实我们在整体制件的过程中,依旧吃过不少亏。”
\n
“比如咱们曾经有机床厂模具的模刀出现2cm缺口,按传统工艺需整体退火重锻,因为体积大,整个回炉工期45天,期间生产线只能停工,还急得传出‘模具感冒,全厂发烧!’的戏言。”
\n
“此外,失误率、报废率也是极难以承受的,即使只是一处小的失误,整件大型模具都将遭到报废。”
\n
台下,一重机厂的人都不由挪了挪屁股,眼皮绷紧,他们五年前就因为一道0.2mm划痕,报废了整件模具,直接损失了厂里三年的研发经费!
\n
到现在都还没完全缓过来。
\n
林巧枝继续讲述:“整件模具制作,在苏联支援咱们的资料中显示一架机身模具需要切除67%的钢料,这对我们来说,堆起来的钢料怕是比天安门城墙还要高,损耗的负担实在是太大了。”
\n
“运输方面,我们为了运送超重设备、原料,专门修建过36公里铁路支线,这样的耗资相当于3000工人的全年工资。”
\n
堪称是死亡行军了。
\n
“所以,以目前固有的经验来看,‘整体结构刚性最优’依旧是非常有道理的技术总结,但从宏观来讲,这项技术或许并不适合我们国家的国情。”
\n
林巧枝只是花五分钟开了个头,台下坐着的很多人,表情就已经凝重起来,整个交流会的气氛也因为她提到的技术感到深深的压迫力。
\n
有人拿出纸笔,有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