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梦第二天就住进了方志刚的寡母家。
抵不过冯榆的纠缠,原梦同意了他一同住过去的要求。
反正还有地方也够,方志刚的寡母能收到两份钱也是十分乐意的。
方志刚一家是多年前逃难来的南洼村,是村里少有的外来户,一家人也很低调,直到方志刚去当兵,在部队里升到连长后,方家人在村里才慢慢“说得上话。”
方志刚家里兄弟姐妹五个,他排行老四,上面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
农村的孩子,即便是男孩,排在中间的往往最不受重视,因此他到了年纪就去当兵了。
不过他这个人老实,心软耳软,有些愚孝,很听这个独自抚养他们长大的寡母的话。
所以方家就是方寡妇说的算。
原梦人长得美,说话也甜,给的钱还不少,她没理由不同意俩人住进家里。
原梦提出想跟方寡妇住一个屋,冯榆则被安排和方家的小儿子方志强住一个屋。
但是她也明白,太轻易到手的都不会被珍惜,因此和杨队长商量好了,在知青点的空房间里选两间房盘上炕。
这钱她一个人出。帮忙盘炕的村民她还额外拿出三块钱给大家。
杨大力自然是万分同意的,这样不仅解决了知青们的问题,还不用村里花钱,村民们还能赚个酱油钱,这是送上门的好买卖。
于是在知青们休假的这三天,不少村民就来到知青点给盘炕来了,人多力量大,两天就盘好了,只等烧干烘烘潮气就能睡了。
原梦是个大方的,所以在她跟方家沟通让方家全家出动上山捡柴火的时候,方母欣然同意了。
拾到的柴火全部堆在了原梦在知青点的房间外面,和其他人的柴火明显区别开来。
老知青看着原梦和冯榆不仅解决了新知青的入住问题,还攒够了一冬天的柴火,羡慕的双眼冒火。
剩下的几人当中,杨金花和崔福春跟着老知青们老老实实的捡了三天柴火,虽然捡的不是最多的,但是干起活来踏实又卖力,平时也不多话,老知青们很快就接纳了两个人。
而董自强则是在炕上躺了两天,原本也不太想去捡柴火,看见原梦用钱解决问题,于是也花钱雇了村里人攒了些柴火。
不过因为他总是自视甚高,有些看不起老知青,干活又偷奸耍滑,所以老知青们并不待见他,不过也没到闹翻撕破脸的程度。
境况最不好的就是王月娥了,一有机会就围着原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