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采纳林悦的建议后,迅速展开行动,决心以雷霆手段整治国内出现的种种隐患。
首先针对商业与官场勾结的乱象,秦国设立了名为“司察院”的专门监察机构。嬴政亲自挑选了一批刚正不阿、不畏强权的官员充实其中。这些官员来自秦国各地,他们有的出身贫寒,深知民间疾苦和腐败之害;有的则是在基层任职多年,有着丰富的政务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
司察院成立伊始,便接到了众多民众对商业税收问题的举报。经过一番秘密调查,他们锁定了咸阳城内的一位大富商王富。王富长期与咸阳郡守府的一些官员勾结,通过伪造账本、虚报货物数量等手段,逃避大量商业赋税,同时还利用关系打压同行,垄断了咸阳城的丝绸生意。
司察院掌握确凿证据后,立即展开抓捕行动。在一个清晨,司察院的官员带领一队秦军,突然包围了王富的府邸和他名下的丝绸店铺。王富还在睡梦中,便被闯入的官兵惊醒。面对如山的铁证,他无从抵赖。与此同时,与王富勾结的郡守府官员也被一并逮捕。嬴政得知此事后,下令严惩不贷。王富的全部非法所得被没收,他本人被判处流放边疆;涉案的官员则被革职查办,重者处以死刑。这一消息传出后,整个秦国商界和官场为之震动,其他妄图通过不正当手段谋取利益的商人和官员纷纷收敛行为。
在文化领域,秦国加强了对官学的管控。嬴政颁布诏令,明确规定官学的教学内容必须以秦国文化、律法和官方认可的学术思想为主。同时,设立了专门的学官巡查制度,学官定期对各官学进行巡查,监督教师的教学和学子的言行。
在楚地的一所官学里,巡查学官发现一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宣扬楚国旧贵族的荣耀,贬低秦国文化。学官立即将此事上报。经调查核实后,该教师被取消教学资格,并受到严厉的惩罚。为了弘扬大秦文化,秦国还举办了全国性的文化创作大赛,鼓励文人学士以秦国的统一大业、繁荣发展为主题进行创作。大赛设置了丰厚的奖励,吸引了众多文人参与。一时间,歌颂大秦的诗词、文章、绘画等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作品在秦国各地流传,极大地增强了民众对秦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有效遏制了六国旧文化的传播。
对于军队中将领骄纵的问题,秦国开始实施大规模的将领轮换制度。嬴政下令,除了边疆地区因防御需要暂不轮换外,内地各军事要地的将领每三年进行一次轮换。这一举措打破了将领长期在一地拥兵自重的局面。
在函谷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