蠢货,两次被同一个人戏耍!”
然而,更多的本地球迷沉浸在胜利的喜悦和对林远神奇表现的回味中。
林远的名字,连同他那些“奇葩”的场上行为,迅速成为了拉德博伊尔街头巷尾最热门的谈资。
与此同时,在数字世界,另一场小范围的发酵也正在进行。
2008年,Facebook已经成为了新兴的社交媒体平台,虽然不像后世那般拥有绝对的统治力,但在欧美年轻人中已经相当普及。
某个当时在现场观赛的拉德博伊尔年轻球迷,用他那像素不高的数码相机录下了林远两个进球的片段。
比赛结束后,他激动地将这两个片段上传到了自己的Facebook页面,并配上了一段简短的文字:“拉德博伊尔的中国魔法师!不可思议的进球!!”
视频质量自然谈不上高清,画面甚至有些抖动,但这并不妨碍那两个进球本身带来的视觉冲击力。尤其是俯卧撑后的捅射,以及马拉多纳式的奔袭,在低级别联赛的背景衬托下,显得格外鹤立鸡群。
帖子发出后不久,开始有零星的评论出现。
“哇!那个俯卧撑进球太疯狂了!他当时在想什么?哈哈”
“第二个球的奔跑……有马拉多纳的影子!这是哪个联赛?”
“这绝对是摆拍!”
“得了吧,听说这是德国第五级别联赛。防守简直是个笑话。”
立刻有拉德博伊尔的球迷回复:“那又怎样?你来试试看!”
-----------------
拉德博伊尔条顿尼亚FC俱乐部办公室。
主教练尤尔根·穆勒捏着电话听筒。电话那头,是俱乐部主席,赫尔曼·科普克。
“尤尔根,报纸我看了。”科普克主席的声音听不出喜怒,“‘奇葩制胜法宝’?‘东方神秘力量’?你最好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我们是一家严谨的德国足球俱乐部,不是马戏团。”
穆勒清了清嗓子,“主席先生,请您相信我。林远的表现,看似……嗯,不合常规,但实际上,这完全在我们的战术计划之内。”
“战术计划?”科普克主席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怀疑,“俯卧撑也是战术计划的一部分?”
“是的,主席先生。”穆勒脸不红心不跳,“那是一种……心理战术,旨在扰乱对手的防守节奏,为后续的致命一击创造空间。至于他的跑动,那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他的体能优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