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她舍不得手里的权利。这都是真心话!
\n
这种想法,四爷和桐桐清楚的很,但两人一直也没动作,只基于一点原因,那便是人心。
\n
人的看法得需要一个过程才能改变,这个是急不来的,与其匆忙之下打过去,最后留下一大堆的遗留问题,不得不面对正面冲突,不得不通过流血来完成这一步,那就不如缓一缓步子。
\n
时间长了,人心会变的。
\n
如今是人心变了,且南宋的根基不存在了。
\n
真正的人才北流超过一半,因为南宋的科举没那么清明,剩下的那一半,能最后站立朝堂任事的又能有几人,这就导致很多人心灰意懒。文臣多是丁大全那般的人,哪里还有好人生存的余地。而武将,倒是没有叛逃的,可惜,征兵已经征不下了。若是强行征不符合条件的,那便是流民潮直接北流。人人都像是有了退路,大有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意思。可若是武将逼出这样的事件,文臣可不会放过他们。于是,他们不能过分,只能如实奏报。这奏报上去之后,折子却到不了官家手里的。下面的大臣就直接帮着处理了。像是丁大全之流,上下笼络那么多人,需要什么?需要银子!银子从哪来,军饷呐。
\n
下面上折子说征不到兵,可他们给官家上的折子永远是满编满额的。于是,军饷拨下来从空里就被截留了,吃的都是空饷。武官能说话吗?平级的文武官员,文官还比武官高半头呢,不想一家老小性命不保,那就咬牙把这事给咽下去。
\n
于是,这两年,南宋军中将领,因病告老的人员超过三成。这个惊了马,从马上掉下来摔了腿,以后会不良于行,所以上不得马拉不得弓,朝廷大笔一挥,那就致仕吧。那个又说老了中风了,手抖的不行呀,然后朝廷直接放人。这些折子便是到了官家手里,也没关系。那些武将匹夫谁在乎。没有他们,还有后来人呀。像是丁大全,他就有很多人要安排。还有贾似道,你要是不能给人家办事,谁认你。于是,两人就像是有默契一样,腾出一个位置便有一个萝卜在边上等着填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