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经同卷藏五
太上大通经注
太上赤文洞古经注
无上赤文洞古眞经注
三经同卷藏五
太上大通经注
太上赤文洞古经注
无上赤文洞古眞经注
三经同卷藏五
太上大通经注
太上赤文洞古经注
无上赤文洞古眞经注
三经同卷藏五
太上大通经注
太上赤文洞古经注
无上赤文洞古眞经注
太上大通经注
都梁参学清庵莹蟾子李道纯注
太上谓无上可上大通谓无所不通经谓
登眞之径路衆所通行之道也首章云无
形无体谓眞空妙理最上一乗之妙也即
太上之义次章云如空无相谓四通八达
无所窒碍即大通之义也下章云无相无
爲广无边际谓大道至广至大至妙无穷
日用之间头头显露此所以爲经也
先天而生显诸仁生而无形藏诸用後天而
存所存者神存而无体神无方易无体然而
无体隂阳不测未甞存也运化不息故曰不
可思议妙用无穷
右眞空一章原道之始也子曰天何
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即先天而
生生而无形之义也中庸曰视之而
不见听之而不闻体物而不可违即
後天而存存而无体之义也然而无
体故运化生成而无穷也非穷理尽
性者其孰能与於此故授之以玄理
章
静爲之性寂然不动心在其中矣感而遂通
动爲之心见物便见心性在其中矣无物心不
见心生性灭心生种种法生心灭性现心灭
种种法灭如空无相大象无形湛然圆满通
上彻下
右玄理章原性之元也中庸曰喜怒
哀乐未发之谓中中也者天下之大
本也即静爲之性之义又曰发而皆
中节谓之和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即动爲之心之义性本静非心则不
见心本静非动即不见因物见心潜
心见性性寂知天是谓通也苟或心
随物转性所以忘也故曰心生性灭
设若潜心入寂性所以现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