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依靠这种以军事高压为底色的“横征暴敛”模式,第一秩序成功地在新共和国眼皮底下仅仅数十年就攒出了一支足以令全银河色变的致命武装,并完成了那个跨时代的歼星武器“弑星者基地”。
但讽刺的是,即便如此,由于新共和国那过于矫枉过正的绥靖思潮与分权国策,不少在第一秩序接管前便已经完全陷入无政府主义灾难、饱受星际海盗、走私集团、地方军阀肆虐蹂躏的外环世界在被纳入第一秩序版图后,却意外旗帜鲜明地支持着新政府的统治。
也许正应了那句古老谚语:最坏的秩序也好过没有秩序。
现任最高领袖凯洛伦对此深以为然。
不过,他所求的远不止这些。
在现任海军元帅、新维会常务副主席索龙的帮助下,凯洛伦对第一秩序的政治体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制。
原有的最高委员会正式升格为“最高执政委员会”,成员由原本的12人扩大到13人,增加1个地球人席位,十年任期,目前由前UPP领导人苏沃洛夫担任。
同时新维会中央执行委员会亦包含在内,任何决定第一秩序未来的重大决策或命令在程序上都将由新维会中执委与最高执政委员会共同通过后颁布。
最高执政委员会下设殖民地参议会,由第一秩序疆域范围内人口超过100万以上的殖民世界选派1名代表参加,增设的第13名最高执政委员的换届选举亦由参议会选出。
考虑到当前疆域面积过小,且疆域内尚有多处未探明的“星障”区域,第一秩序并没有恢复以往的星区制,而是暂时仍然沿用旧时政权的行政区划。
但包括殖民地总督制在内的一系列行政制度与诸如财政部、工业部、开拓部、标准局(注释1)等一系列正式的中央政府职能部门均被建立起来。
新秩序维持委员会——这个重新建立的“官方”政团正以惊人的生命力扩张着自己的影响力:尽管在全新版本的“新秩序”理念下,第一秩序政府并没有强制其治下之民加入,但在理念部(注释2)宣传机器全方位且无孔不入的开动之下,民众们开始逐渐理解并相信由“理性、团结、进步”所构成的新秩序能带来更美好的生活。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
那种历史上异族统治者“以少御多”的各种人为制造技术、身份乃至民族差别的限制防范政策在最高执政委员会看来不值一提:在这个变幻莫测、充满未知险恶的残酷宇宙中,还有什么是比你我同属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