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自然的凉爽;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隔层最深处隐匿着一间暗物质保温舱,舱内竟暗藏玄机——一台微型磁悬浮炉灶,凭借磁悬浮技术加热,高效且稳妥,为户外烹饪开辟了新天地。
“尝试一下语音唤醒功能吧。” 齐斗一边说着,一边用手背擦去额头上的汗水,目光紧紧地盯着墨璃。她正将《茶经》中关于煮水的程序一步步地植入到机器人的核心芯片之中。当齐斗说出“行山,我要晨跑”这句话时,机器人立刻做出了反应。它的身躯迅速收缩,变得和橄榄球一样大小,四条灵活的机械腿折叠起来,形成了一个平衡轮。同时,顶部的伸缩杆自动伸展,悬挂上了一个运动水壶。水壶的温度显示正在根据齐斗的体温曲线进行调节,确保他能够享受到最适宜的饮水温度。
在朱雀量子公园的晨雾缭绕之中,行山首次进行了实地测试。一位银发苍苍的老人正专注地练习着太极,行山则默默地跟随在后,他背部的隔层突然弹出了一张檀木小凳,这张小凳恰到好处地卡在了青石板的缝隙之间,其精准的角度仿佛是经过了三十年的精心计算,以适应晨露对石板侵蚀的痕迹。当老人完成了一套太极动作,开始擦拭额头上的汗水时,一块温热的毛巾已经悬浮在了他伸手可及的高度——这是行山通过先进的肌电信号监测技术,提前预判了老人的动作,并迅速做出了相应的反应。这种技术类似于一种基于表面肌电信号的人体手部运动预测方法及系统,该系统首先获取表面肌电信号的时序特征,然后将这些特征输入跨个体终生网络模型,从而得到人体手部运动的预测结果。
这个场景不仅展示了行山的智能技术,也体现了人与科技和谐共处的理念。老人在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继续着他那古老而优雅的太极练习,两者在朱雀量子公园的宁静早晨中,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卷。
“齐博士,请您仔细观察这里。”墨璃的声音通过耳麦清晰地传入齐斗的耳中,同时,他眼前的虚拟屏幕上展示出了一位老人的生物数据信息,“您可以看到,在阴雨天气下,这位老人的膝关节旧伤会导致发力延迟大约0.7秒。为了应对这种情况,行山的磁悬浮支架已经自动调整,生成了相应的缓冲力场。”齐斗聚精会神地观察着,他注意到,机器人腿部的胡桃木纹理轻触大地,即刻依据湿度变幻,绽放出青铜器云雷纹的防滑奇景。这一细节让他感到惊喜,因为这是墨璃在没有通知他的情况下,偷偷加载了《考工记》中的防滑算法,使得机器人的行走更加稳定和安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