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齐斗的量子计算机突然“叮咚”一声,收到了一封来自暗网的加密邮件。打开一看,发件人竟然是“陈玄鹄”!邮件里还附带了一个监控录像文件,画面有点模糊,但内容让人瞪大了眼睛:2018年,南京博物院的文物修复师赵敏在修复一件明代星象图时,突然间整个人飘了起来,离地面大约三尺高,手里拿着的朱砂笔竟然在空中画出了一个量子电路图!
赵敏在明故宫悬浮事件发生后的午后,和齐斗一起去了南京明故宫遗址。在那里,他们遇到了一位79岁的老人赵敏,她正在偏殿里临摹《天工开物》这幅画作。更神奇的是,她的轮椅竟然离地五公分,而她手中的笔尖在宣纸上画出的,竟然是星门装置的轮廓!
赵敏的护工递给齐斗一叠厚厚的诊断书,解释说:“每次赵敏接触明代的文物时,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护工继续说道,“医生们检查后发现,她的脑电波竟然和永乐大钟的振动频率完全一致。”
齐斗的意识体像幽灵一样飘出来观察,他发现老人的脊椎光带与明故宫遗址的时空年轮产生了共振。当他的意识体穿透赵敏的颅骨时,永乐年间的星象记录突然在虚空中重组,形成了弦理论中的膜宇宙模型。
在跨时空共鸣的傍晚,齐斗和赵敏在明故宫遗址偶遇了一位名叫刘强的外卖员。这位25岁的年轻人正在用手机拍摄太和殿的飞檐,而他的电动车后备箱里散落着《时间简史》和《封神演义》这两本书。
刘强手抖着打开手机相册,向齐斗展示了一张照片,照片中竟然出现了穿着明代服饰的游客,而他用手机录音时,竟然录到了量子计算机的嗡鸣声。刘强说:“上个月送外卖时,我在午门附近看见了穿龙袍的人,他们说的话我听不懂,但手机录音里有量子计算机的嗡鸣声。”
王霞的焊枪在虚空中投射出永乐大钟的全息影像,而刘强拍摄的飞檐弧度与陈玄鹄论文中的虫洞入口完全吻合。当她触碰刘强的手机时,焊缝突然渗出液态汞,在地面形成了明故宫的立体星图。
刘强挠着后脑勺,向齐斗讲述了他的一个梦境:“有天深夜,我梦见自己在太和殿推演卦象。醒来后发现手机里多了一段甲骨文视频,翻译出来居然是星门启动步骤。”
在科学与神秘的边界,深夜的明故宫值班室里,齐斗将赵敏的悬浮数据与朱棣迁都北京的历史记录进行了比对。全息屏上,永乐大帝的星象推演过程与意识体离体时的量子态完美重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