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微斋的灯火熬干了最后一滴灯油,李明等人刚把热气腾腾的试点章程封存好,准备呈送东宫。
一道明黄色的圣旨,如同金灿灿的雷霆,毫无预兆地劈进了静观居。
“圣旨到——翰林院修撰李明接旨——!”
尖锐的宣旨太监嗓音,划破了清晨的宁静。
李家上下,连同熬得双眼通红的东宫属官们,呼啦啦跪了一院子。
李承宗和王氏交换了一个惊疑不定的眼神,李芸紧张地攥紧了帕子,张铁柱则努力瞪大他那双还带着点睡意的眼睛,好奇地盯着太监手里那卷金灿灿的绸布。
李明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微皱的青衫,从容上前,撩袍跪倒:“臣李明接旨。”
宣旨太监展开圣旨,用他那特有的、拉长了调子的嗓音,清晰地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漕运新法,试行扬州,关乎国本,兹事体大。
兹有翰林院修撰李明,才具优长,洞悉时务,于革新之道颇有建树。
特旨钦点李明为‘巡漕御史’(临时差遣),赐尚方剑(代指巡查大权),克日启程,前往扬州河段,坐镇督导新法试行事宜!沿途府县,一应官员,务须全力配合,如有懈怠阻挠,许其便宜行事,先斩后奏!钦此——!”
巡漕御史!
尚方剑!先斩后奏!
每一个词都如同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院子里一片死寂,随即爆发出压抑不住的惊呼和抽气声!
李承宗猛地抬头,看向儿子挺拔的背影,眼中瞬间爆发出难以言喻的激动与自豪!王氏捂着嘴,眼中泪光闪烁,那是喜悦与担忧交织的泪水。
李芸激动得小脸通红。
周正等属官更是振奋不已,皇帝此举,不仅是对李明的绝对信任,更是对新法试行的鼎力支持!
“臣李明,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李明的声音沉稳有力,双手恭敬地接过那沉甸甸的圣旨和象征无上权柄的尚方剑(形制略简的御赐金牌)。
阳光落在他身上,青衫虽旧,却仿佛镀上了一层耀眼的金辉。
圣旨的余威让整个李府都处于一种兴奋的忙碌中。
午后,太子朱翊铭亲临静观居。
“明之!”太子屏退左右,只留李明在书房。
他用力拍了拍李明的肩膀,眼神炽热而郑重,“巡漕御史!父皇这是把半副身家都押在你身上了!扬州之行,只许成功,不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