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场所,扬州府衙、漕运衙门、乃至废弃河工所,皆可暂用,不必新建。
三,装备?纸笔墨砚,足矣。
查账,靠的是脑子,不是花架子。
把这份预算,砍掉浮华的三分之二,只留最核心的薪俸和必要差旅,重新报上去。”
年轻官员听得眼睛发亮,一拍脑门:“对啊!咱们要的是实效,不是排场!明之兄高见!我这就去改!”他拿着纸,风风火火地又冲回了自己的位置。
李明刚解决完一个难题,另一个问题又来了。
“李修撰!这分段责任制,连坐范围如何界定?是只连坐该段河工官吏,还是连坐其直属上官?若是后者,恐怕激起反弹过大,推行阻力倍增啊!”负责此条的李主事一脸纠结。
李明放下笔,揉了揉眉心,走到那巨大的舆图前,指着上面标注的河段:“连坐,不是目的,是手段。
目的在明晰责任,杜绝推诿。
范围过大,确实易生抵触,过小,又恐形同虚设。”
他拿起一支朱笔,在舆图上几个关键节点画了圈:“核心在‘段首’与‘段尾’责任人!将此二人定为‘主责’,同段其他官吏为‘协责’。
主责担七成,协责担三成。
若主责玩忽职守,导致本段失事,主责重罚,协责连坐轻罚。
若协责失职导致问题,主责因失察连带轻罚,协责重罚。
至于上官…”他顿了顿,眼神锐利,“分段责任制推行初期,暂不连坐上官!但需明文规定,上官对下属主责人选负有考核举荐之责!若所荐非人,导致主责连续渎职,则追究其失察之责!这叫…循序渐进,温水煮青蛙。”
李主事恍然大悟,连连点头:“妙!既给了下面压力,又不至于逼得他们狗急跳墙!温水煮青蛙…煮死那些蛀虫!”
斋内气氛热烈,讨论声、争论声不绝于耳。
唯独角落里,一个巨大的身影显得格格不入。
张铁柱,被李明委以“后勤总管兼提神专员”的重任。
他穿着新发的东宫侍卫服,显得更加魁梧雄壮,像一尊铁塔杵在那里。
起初,他还精神抖擞,拎着个大铜壶,穿梭在书案之间,给各位“军师”续水,嗓门洪亮:“王大人,添水不?”“赵大人,热茶来喽!”
可随着夜色渐深,积微斋内灯火通明,笔耕不辍,争论不休的声音如同催眠曲。
张铁柱那双原本瞪得溜圆、努力想从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