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歪倒在号板上,睡得人事不省,口水都流到了胡子上。一个巡考皱着眉走过去,用手中的戒尺毫不客气地敲打栅栏:“醒醒!醒醒!此乃贡院考场,不是你家卧榻!”
老者猛地惊醒,茫然四顾,擦了擦口水,看清巡考严厉的脸,才如梦初醒,慌忙坐正,嘴里还兀自嘟囔着:“老夫……老夫只是闭目养神,思考破题……思考破题……”
李明默默收回目光,心绪却有些复杂。这就是决定无数人命运的会试考场,庄严与荒诞,希望与绝望,天才与庸碌,清醒与昏聩,在这里奇异地交织、碰撞。他定了定神,不再理会周遭的嘈杂与异状,将心神沉静下来,如同老僧入定,等待着决定他命运的考卷。
“咚——咚——咚——!”
三声沉重而悠长的鼓响,如同巨锤敲在每个人的心坎上,整个贡院瞬间陷入一片死寂,连风声都仿佛被冻结了。
“发题——!”
带着独特官腔的唱喏声在巷道中次第响起。很快,一张张散发着新鲜墨香的试卷,被面无表情的皂吏通过栅栏缝隙,传递到每一个号舍的号板上。
李明拿起试卷,入手微沉。他迅速展开,目光如电,扫过那一道道题目。四书题、五经题、策问题……都是预料之中的格局,但细看其设问的角度与深度,却比乡试刁钻了许多,陷阱暗藏,非有真才实学与缜密心思不可应对。
他提起笔,饱蘸浓墨。笔尖悬停在洁白的卷纸上空,凝滞了一瞬。窗外高墙隔绝了天光,只有号舍内那豆大的油灯火焰,在初春料峭的寒意中微微摇曳,将他伏案的身影投射在斑驳的墙壁上,拉长、晃动,如同皮影戏里沉默的角儿。墨汁特有的、带着点微腥的沉郁气味,混杂着号板散发的陈旧木头味和角落里恭桶若有似无的异味,沉甸甸地包裹着他。
下一刻,那凝滞的笔尖骤然落下!
笔走龙蛇!
仿佛积蓄了太久的山洪终于找到了宣泄的闸口,又像是早已烂熟于胸的千军万马听到了冲锋的号角。李明手腕沉稳有力,笔尖在纸上划出沙沙的声响,如同春蚕食桑,连绵不绝。那些沉淀于胸中的经义典籍、策论韬略、历史兴衰,此刻如同有了生命,化为一行行清朗劲健、逻辑缜密的文字,从笔端奔涌而出。
他的大脑异常清醒,运转得比任何时候都快。乡试时那份“烤羊”带来的奇异灵感仿佛再次降临,却更加深沉内敛。破题、承题、起讲、入手……八股格式的框架在他笔下非但不是桎梏,反而成了构建雄辩殿堂的基石。引经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