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头,掌心那道未愈的疤痕传来一阵刺痛,如同火上浇油!就在他几乎要拍案而起之时,孙夫子那柄暗红色的戒尺和父亲那沉甸甸的“沉潜”二字,如同冰水浇头,瞬间压下了沸腾的怒意。
不能!不能发作!小不忍则乱大谋!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脸上迅速恢复了平静,甚至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茫然和焦急,仿佛只是一个粗心丢了书本的寻常学童。他不再翻找,只是默默铺开粗糙的毛边纸,提起笔,准备硬着头皮凭记忆去“听”课。然而,那微微颤抖的笔尖和紧抿的嘴唇,泄露了他内心的汹涌波澜。
“李明。”孙夫子的声音响起,如同定身咒,“昨日所授《孟子·公孙丑上》‘浩然之气’章,且诵其‘至大至刚’一段。”
来了!李明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他缓缓站起身,垂手肃立。脑海中那座庞大的记忆宫殿轰然洞开,《孟子》的篇章如同清晰的画卷铺陈开来。背诵?易如反掌!但他不能!他必须“忘”!忘得恰到好处!
他清了清有些发干的喉咙,开始背诵,声音带着一丝因“紧张”而生的微颤:“‘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背诵流利)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继续流畅)
“…无是,馁也…”(到这里,他故意停顿了一下,眉头微蹙,仿佛在努力回忆,声音也变得迟疑起来)
“…是…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像是终于想起来了,声音恢复,却带着一丝不确定)
“…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再次卡住,嘴唇翕动,似乎在默念,眼神茫然地望向虚空,努力“回忆”着下句)
“我…学生…学生…”他最终“羞愧”地垂下头,声音细若蚊呐,“…后面的,记不清了…”
厅堂内一片寂静。预想中的嘲笑并未立刻响起。前排的张铁柱猛地转过头,黝黑的脸上写满了惊愕和不解!他死死盯着李明,那眼神仿佛在质问:怎么可能?!那日《孝经》倒背如流的神童,竟会背不出这段?!钱多多则咧开了嘴,毫不掩饰地露出了得意的笑容,那无声的口型分明在说:看吧!什么神童!不过如此!
孙夫子平静地看着李明,那深邃如古井的眼眸中,似乎掠过一丝极其细微的了然光芒,快得让人无法捕捉。他并未斥责,只淡淡说了一句:“坐。温故方能知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明如蒙大赦,颓然坐下,后背已被冷汗浸透。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