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给青云村医馆的飞檐镀上金边时,言悦瞳摇着湘妃竹扇,带着四个侍女、两个随从跨进医馆大门。彩绘梁柱下,新挂的 “悬壶济世” 匾额还散发着桐油香,穿浅蓝短打的导医姑娘立刻迎上来,发髻上的艾草香囊随着动作轻轻晃动。
第一天试营业,导医台的姑娘们安排了八位,多?不多,一种新的看诊就从今天开始,肯定有很多人表达不清楚、看不懂、不认字,就必须隔半个时辰统一讲解一次;防止病患焦躁,直接上大分,整整八个。
喇叭一响,医院最狂:“来医馆看病先别急着往诊室冲,听我细细说!咱医馆为啥要搞分诊呢?就好比去集市买菜,卖菜的、卖肉的、卖布的都有自己的摊子,这样大家才能买得快、买得清楚。看病也是一个理儿,把不同毛病的人分开,大夫才能专心给您瞧病,少走冤枉路!
进了医馆大门,先找穿浅蓝色衣服、戴艾草香囊的导医姑娘,就我这样的,在医馆一进门就能看见啊。您甭管是头疼脑热、腰酸背痛,还是吃坏了肚子,只要把不舒服的地儿和症状告诉她,她立马就能给您指条明路。比如您家娃娃发烧咳嗽,导医姑娘就知道这归儿科管;要是您干活时扭了脚,肿得老高,那妥妥是外科的事儿。
接着,导医姑娘会递给您一个竹制号牌,上面刻着科室名字和号码;另外还有一本只有您能用的病历本。这号牌就像您进诊室的 “通行证”,拿着它按指示去对应的诊室等着就行。内科看的是肚子痛、咳嗽、气喘这些毛病;外科专治摔伤、骨折、长疮;要是您家小娃娃生病了,就去儿科;牙齿痛、嘴巴烂,那得找口腔科;大姑娘、小媳妇有啥难言之隐,妇科的大夫专门解决。
等叫到您的号,就可以进诊室看病啦,竹牌继续拿好千万别丢了,拿药的时候要用!医生问诊,也将会单独为您写一本病例, 要是您不识字也别慌,医馆到处都画着大图标,跟着地上的脚印图案走,或者问身边的导医,保管能找到地儿。抓药的时候也一样,您将竹牌和历交给药房的人员,他会根据医师开的药告诉你药的价钱,你就交钱、拿药。药方上看不懂的字,药柜上都有对应的大标签,抓药的小厮眼疾手快,称药、包药麻利得很,还会给您画好煎药的步骤图,一看就明白!以后看病,照着这个流程来,保准顺顺当当!”
“嘿,真别说,清楚明白。”
“那不就是以后我不同的病症是不同的医生看?”
“请安静,我这里需要很严肃的说病历的事情,听我说,乡亲们可能会问,来看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