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嬴政在李薇及一干重臣的陪同下,首先巡视了位于咸阳西郊的太仓。
巨大的仓廪如同沉默的巨兽匍匐大地,空气中弥漫着新刷金楠脂的独特苦香与谷物陈腐混合的气息。仓吏战战兢兢地打开厚重的仓门,露出里面堆叠如山的粮袋。嬴政亲自上前,用短剑划开几袋抽查,颗粒虽因蝗灾影响大小不一,但干燥洁净,无虫蛀霉变迹象。仓壁角落,清晰可见新涂抹的金楠脂膏,在昏暗的光线下泛着微光。
“金楠驱蝗膏,效用确凿?”嬴政捻起一点仓壁上的膏体,问道。
负责此事的墨家弟子屈将子连忙上前:“禀王上,确凿无疑!此膏以金楠脂为主,辅以苦楝汁、石灰,气味辛辣持久,蝗虫极恶之。涂抹仓壁、梁柱,可有效驱避飞蝗入仓啃噬,亦可防蛀防腐。田间试验亦表明,稀释后喷洒于作物嫩叶,虽不能尽灭蝗蝻,但可显着减少啃食,护住幼苗元气。”
嬴政微微颔首,又详细询问了存粮种类、数量、轮换制度以及防火防盗措施。李薇在一旁补充说明,将“粮囤分级管理”、“进出库双符验合”、“金楠脂防火带隔离”等制度一一阐明。嬴政听得仔细,偶尔提出尖锐问题,李薇皆能对答如流,条理分明。
离开太仓,车驾转向渭水之畔的天工院。
昔日墨学精舍的朴素已被更具规模的工坊群落取代。高大的水轮在渭水奔流带动下隆隆转动,通过复杂的齿轮与连杆机构,驱动着远处的锻锤起落,发出沉闷而有节奏的巨响。空气中弥漫着木屑、金属、硫磺、油脂混合的独特气味。
嬴政的到来,让整个天工院的气氛瞬间肃穆。钜子相里勤、院首禽滑厘率领主要弟子在院门前恭迎,人人脸上都带着紧张与期待。
嬴政并未过多寒暄,直接要求视察核心工坊。他首先看了“金楠脂”的提纯作坊,看着墨家弟子如何将采集来的金丝楠木“蚀液”经过蒸煮、过滤、沉淀、熬炼,最终得到那琥珀色、散发着浓郁苦香的粘稠液体。接着是“农械坊”,那里陈列着改良的曲辕犁、耧车(播种器),以及用于代田法开沟起垄的特制铁铲。最后,在重兵把守、远离其他工坊的独立院落前,嬴政停下了脚步。院门上没有任何标识,只有森严的守卫。
“此乃‘丙字院’?”嬴政看向禽滑厘。
禽滑厘连忙躬身:“回王上,正是。丙字院专司‘破阵子’及衍生器物之研制、存储,严格遵照王命,非持王上手谕及太后、院首、钜子三方符节者,不得入内。日常所需物料,皆由外院弟子按需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