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咱按老法子种吧!”说着就要跪下磕头。
周围的农人纷纷附和,场面一时有些失控。
李薇的心沉了下去。她低估了灾后农人那如履薄冰的恐惧和对于“改变”的巨大阻力。技术或许先进,但若无法解决最现实的生存焦虑,再好的蓝图也只是空中楼阁。史书上赵过推行代田法,也是在国力相对强盛的武帝时期,有官府强大的财力和执行力作为后盾。而此刻的秦国,刚从蝗灾和战争的打击中喘过气来……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一名墨家弟子飞马而至,滚鞍下马,气喘吁吁地冲到相里勤身边,附耳低语了几句。相里勤的脸色瞬间变得极其难看。
“太后,”相里勤走到李薇身边,声音低沉而急促,“孟胜……带着三十七名弟子,离开了钜子城!留下书信,言道‘道不同不相为谋’,要远赴齐国稷下学宫,追寻‘非攻’大道!”
墨家分裂,终于还是发生了!而且是在这个节骨眼上!
李薇只觉得一股郁气堵在胸口。代田法的推行受阻,墨家核心人才的流失……内忧外患,似乎从未远离。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目光扫过眼前这群面黄肌瘦、眼中充满恐惧和恳求的农人,又想到孟胜等人决绝离去的背影。急躁和强压,只会适得其反。
“诸位父老请起!”李薇的声音提高了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沉稳,“哀家体谅大家的不易,更明白大家的担忧!田地是命根子,灾年种粮,不容有失!”
她的话让喧闹的场面稍稍安静下来。农人们抬起头,惊疑不定地看着她。
“代田之法,确是新法。哀家不强求大家立刻全盘接受。”李薇话锋一转,指向坡地边缘一小块相对平坦的区域,“这样,咱们折中一下。这块地,划出一半,按老法子平地播种。另一半,由县衙出人手和耕牛,按哀家说的沟垄之法试种!种子、肥料,皆由官府承担!若秋收时,沟垄之地产量高过平地,明年大家再跟着学,如何?若不如平地,哀家自当向诸位父老赔罪,并补偿所有损失!”
以官府承担风险的方式,进行小范围对比试验!
此言一出,不仅农人们愣住了,连频阳县令和农官们都瞪大了眼睛。这等于官府用自己的信誉和资源来为新技术背书!
田叟张了张嘴,看着李薇诚恳而坚定的目光,又看看那块被指出的试验田,最终颤巍巍地躬身:“太……太后仁德!若官府肯担这个风险……老汉……老汉愿意看看!”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