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巴模型挤了过来。他脸上带着技术宅见到行业大神的激动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忐忑:“郑……郑先生!久仰大名!这是太后与在下,根据您的宏图,结合实地勘测,琢磨出来的一点……一点小小的优化想法,还请您斧正!”
公输轨小心翼翼地展开了那卷画满了线条、符号和注解的羊皮图卷——正是那份融合了“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件套的郑国渠优化方案草图!
当那张草图完全展现在郑国眼前时,他那双死水般的眼睛,终于出现了一丝极其细微的波动。像投入枯井的石子,激起了一点微不可察的涟漪。
他戴着沉重木枷的身体微微前倾,锁链发出轻微的哗啦声。那双布满血丝、写满绝望和疲惫的眼睛,如同被磁石吸引,死死地钉在了羊皮图上。他的目光从泾河上游的引水口开始,沿着那清晰标注了角度、坡度的鱼嘴分水线,滑过精心设计的飞沙堰排沙结构,最后定格在宝瓶口控洪的位置上。他的呼吸,在无人察觉间,变得急促了些许。
李薇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紧张地观察着郑国的每一个细微表情。
郑国的眉头先是紧紧锁起,似乎在质疑这陌生的结构。随即,他的目光在鱼嘴的迎流角度和飞沙堰的坡度标注线上反复逡巡,枯井般的眼底深处,仿佛有什么东西在艰难地挣扎着,试图点燃一丝微弱的光。他的嘴唇极其轻微地翕动了一下,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喉结滚动了一下,依旧沉默。
“郑先生,”公输轨的声音带着激动和小心翼翼的求证,“您看这鱼嘴的角度,取此值,是否更能有效分引泾水主流,减轻洪水期对鱼嘴自身的冲击?还有这飞沙堰的坡度,我等反复计算水流冲力与泥沙沉降……”
郑国猛地抬起头,第一次将目光从图纸上移开,死死地盯住了公输轨。那眼神不再是漠然,而是一种混杂着震惊、探究和强烈求知欲的复杂光芒,如同即将熄灭的炭火被猛地投入了氧气!他戴着木枷,无法用手比划,只能急促地用嘶哑干涩的声音吐出几个字:“计……算?如何算?”
公输轨精神一振,立刻拿起旁边一个用泥巴和木片做的简陋水槽模型,又抓过一根炭笔在地上飞快地画起水流速度和力的分析草图:“先生请看,水流速度V,此处坡度S,水流冲击力F与V平方成正比,泥沙沉降时间T则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两个技术宅瞬间进入了忘我的学术探讨模式,完全无视了周围的环境、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