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简牍,努力挺直了腰背,脸上露出一个温和而真诚的笑容。这笑容冲淡了他眉宇间的愁苦,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一种发自内心的仁厚与亲和。
“刘兴先生,远道辛苦,快快请坐。”刘虞的声音不高,带着些许沙哑和虚弱,却字字清晰,充满长者之风。他指了指书案旁早已备好的两张蒲席。
“草民刘兴,拜见刘幽州!”刘辩依礼躬身下拜,姿态恭敬。
“不必多礼,不必多礼!”刘虞连忙抬手虚扶,“魏卿常言先生乃经世致用之才,今日得见,观先生气度沉稳,目光清正,果非凡俗。更难得先生心系北地,献此安民御虏之策…” 他指了指书案上摊开的那份边防条陈和新式农具、水车图纸,眼中流露出毫不掩饰的赞赏,“条陈切中时弊,筑城屯田之策,深合老夫固本培元、以守为攻之念!尤其这曲辕犁、水车图样,构思精妙,若推行开来,必能活民无数!先生真乃雪中送炭啊!”
刘虞的赞赏发自肺腑,没有半分上位者的客套。他的目光扫过图纸时,那份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对实用技术的重视,清晰可见。
“幽州谬赞,草民愧不敢当。”刘辩谦逊道,顺势在蒲席上坐下,“北地血火,生灵涂炭。草民微末之技,若能裨益幽州一二,解民倒悬,便是平生所愿。”
“好!好一个‘解民倒悬’!”刘虞眼中赞赏更浓,随即却又化为一声沉重的叹息,“唉…只是…先生也知,如今幽州之境况…” 他目光转向墙上那巨大的舆图,手指无意识地划过易京的位置,眉头紧锁,“内有公孙瓒倒行逆施,暴虐无道,屠戮异族,戕害士民!北地血火,老夫每每闻之,心如刀绞,夜不能寐!外有乌桓、鲜卑,趁我内乱,屡屡寇边,劫掠州县…老夫虽有安民之心,却苦于兵微将寡,府库空虚,更乏…先生这般精通实务、能富国强兵之干才!”
刘虞的话语中充满了深深的无力感和对百姓的愧疚。他看向刘辩,眼神带着希冀:“先生所献之策,筑城需钱粮民夫,屯田需安稳环境,新式农具推广需得力人手…然眼下公孙瓒犹如悬顶之剑,随时可能倾覆幽州!不知先生…可有教我?如何能在强敌环伺之下,行此固本培元之策?”
这才是刘虞最关心的问题。他的仁政理想,在公孙瓒绝对武力的威胁下,如同沙上筑塔。他需要的不只是策略,更是能在乱世中守护这份理想的“盾”与“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辩心中了然。他知道,展示价值的时刻到了。他略微沉吟,迎着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