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传幽州诸郡,并遣心腹密使,暗通冀、青、兖等州。”**
陈默念到这里,声音微微一顿,眼中也闪过一丝精光,继续念道:
**“其令曰:‘方今幽燕板荡,黎庶倒悬。内有不臣之将,跋扈州郡;外有豺狼之虏,窥伺边墙。虞德薄才鲜,常恐上负朝廷之托,下愧百姓之望。思得贤才,共济时艰!凡有经天纬地之才,安邦定国之策,或精通农桑水利,或擅于百工营造,或勇略足以慑服戎狄,或德行足以教化乡里……无论出身寒微,抑或曾仕敌境,但有实学,真心为国为民者,皆可毛遂自荐,或由人举荐。州府必虚位以待,委以重任,共襄盛举,以安幽土,上报国家!切切此令!’ 另探得,刘虞近臣魏攸,已携此令密赴冀州,行踪隐秘,似欲避开公孙瓒耳目。”**
绢信念完,室内陷入一片沉寂。只有窗外寒风掠过屋檐的呜咽声。
“主上…”陈默看向刘辩,眼中带着询问。这情报分量太重了!刘虞公开求贤,尤其是点名需要“精通农桑水利”、“擅于百工营造”的人才,其指向性不言而喻!而且派心腹魏攸秘密潜入冀州招揽…这简直是为主公量身定做的橄榄枝!
刘辩没有立刻说话。他起身,踱步到炭火盆旁。跳跃的火光映在他脸上,明暗不定。
**时机!** 这个词在他心中反复激荡。
刘虞的求贤令,在这个节点传来,绝非偶然。
* **公孙瓒的暴虐已到顶点:** 界桥新败,精锐折损,公孙瓒必然更加疯狂地压榨幽州资源,搜刮粮草兵员以图报复袁绍,这只会让刘虞的处境更加艰难,对抗之心更加迫切。
* **“破浪营”初露锋芒:** 塞外小胜虽被掩盖,但纸终究包不住火。刘虞很可能已风闻有一支“擅用新奇器械”的精锐在幽州境内活动,并将其与化名刘兴的“匠才”联系起来。这更增加了刘虞招揽的筹码和决心。
* **冀州根基未稳:** 自己在冀州小城虽初步立足,但终究寄人篱下,且已引起当地豪强猜忌(第一卷结尾伏笔)。刘虞的求贤,提供了一个更高、更广阔的平台——整个幽州!
* **正统大义名分:** 刘虞是正牌宗室、朝廷任命的幽州牧,地位远非冀州小县令可比。投奔他,不仅能获得更大的施展空间,更能借助其“仁政”声望和宗室身份,为自己未来的“正名”积累政治资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对抗公孙瓒的共同目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