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寒意尚未完全褪去,安平城“百工坊”的核心厢房内,气氛却比料峭的春风更加阴郁。炭火盆烧得正旺,却驱不散弥漫在空气中的、来自数百里外酸枣大营的腐朽气息。情报木牍在陈平面前堆积如山,他面色凝重,指尖在地图上快速游移,将来自不同渠道的、如同破碎镜片般的信息,艰难地拼凑成一幅令人齿冷的画面。
刘辩端坐主位,神情如古井无波,只是那双深邃的眼眸,在扫过一份份密报时,不时掠过一丝冰冷的讥诮。墙面上,“董卓”二字的血墨刻痕依旧狰狞,而此刻,地图上标着“酸枣”的位置,仿佛成了一个散发着恶臭的脓疮,正将所谓的“关东联军”的虚伪与不堪,源源不断地输送过来。
“主公,酸枣方向,脓疮破了!”陈平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愤怒和一丝疲惫,他将几份沾染着不同污渍(泥土、血迹、甚至油渍)的木牍推到刘辩面前,这些都是经过特殊处理的密报载体。
**情报一(来源:代号“游隼”,混入联军粮草营的流民眼线,以炭灰写于破布,藏于空竹筒):**
“乱!太乱了!兖州刘岱的人,昨夜硬抢了豫州孔伷刚到的三车粮!孔刺史的督粮官带着人理论,被兖州兵打伤了!孔刺史气得拔剑要砍刘岱的督粮官,两边差点火并!最后还是袁盟主(袁绍)派人弹压才散……可粮草,兖州兵硬是没吐出来!营里都在传,兖州兵快断粮了……”
“还有更糟的!河内太守王匡的兵,饿得受不了,偷偷杀了南阳袁术军的两匹驮马!被袁公路(袁术)的亲卫队抓个正着!当场就射杀了三个河内兵!尸体还挂在辕门外示众!王太守脸都气青了,可袁公路根本不搭理他……现在河内兵看南阳兵的眼睛都红得滴血!”
**情报二(来源:代号“灰雀”,潜伏渤海郡府的低级书吏,用隐形药水写于废弃公文背面,由张老六重金购得):**
“逢纪先生(袁绍谋士)向袁公(袁绍)密报:南阳方面(袁术)再次截留了发往酸枣的军粮!袁公路放出话来:‘本初(袁绍)不过庶出,也配号令袁氏?粮草,南阳自有用处!’袁公闻讯,摔碎了心爱的玉如意,但……暂无动作。”
“另:冀州韩馥又拖延了本月的粮饷,只送来一半,且多为陈粮。逢纪先生献计:‘时机已至,可遣密使北上,激公孙瓒攻巨鹿!韩馥惊惧之下,必生乱!此乃迫其让出冀州之良机!’袁公深以为然,已密遣使者携重礼北行。”
**情报三(来源:代号“夜枭”,伪装成行脚商贩接近联军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