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然而,当图纸转化为实物,挑战才真正开始。
工坊另一角,新建的“连弩试制区”。鲁老匠和赵石亲自操刀,带领双方最顶尖的工匠合力打造。图纸的精妙,在实物面前遇到了严峻考验。
“不行!这缓冲齿轮组的咬合太紧了!转不动!”一个公输门弟子满头大汗地调试着一组小巧的青铜齿轮(因“流锋”钢加工难度过大,初期用青铜替代测试)。
“是公差!你们打的齿轮,齿廓不够标准!间隙留小了!”河滩的铁匠皱眉道。
“放屁!明明是你们淬火过头,青铜件变形了!”公输门弟子不服。
“弹巢转不动!卡死了!”另一边传来沮丧的喊声。精心打造的“韧铁”弹巢衬里,在安装后转动滞涩。
“是内壁打磨不够光滑!还有,这弹巢轴的同心度偏差太大!”公输玄亲自上前检查,一针见血。
“轴是俺们用新琢磨的‘车床’(简易木制)车的,已经尽力了…”赵石挠着头,一脸无奈。精密加工,是河滩工坊目前的短板。
最大的麻烦,来自那根关键的“流锋”钢弩臂。
当第一次利用曲柄杠杆和公输玄设计的差速齿轮组,将巨大的力量缓缓积蓄,然后释放时…
嘣!咔嚓!
一声令人心碎的巨响!
坚韧无比的“流锋”钢弩臂,竟从中间扭曲变形,甚至出现了细微的裂痕!储能机构释放的瞬间冲击力,远超预期!即使有缓冲齿轮组,依旧超出了这版“流锋”钢的承受极限!
现场一片死寂。所有人都看着那根扭曲报废的弩臂,脸上写满了挫败。图纸上的完美构想,在现实材料的极限面前,显得如此脆弱。
“还是…不行吗?”徐文脸色发白,喃喃自语。连日来的心血,似乎付诸东流。
公输玄眉头紧锁,蹲下身,仔细检查着弩臂的断口和变形处。赵石则心疼地抚摸着那根凝聚了无数心血的钢臂,如同看着受伤的孩子。
刘辩沉默地走上前,拿起那根报废的弩臂,感受着其扭曲处残留的惊人力量。他没有沮丧,眼中反而燃起更炽烈的火焰。“不,我们离成功很近了!”他斩钉截铁地说道,“问题暴露,才有解决的方向!”
他转向赵石:“赵石!问题不在你的钢不好!是这瞬间的冲击力,超出了我们目前‘流锋’钢的韧性极限!立刻调整淬火配方和回火工艺!目标不是更硬,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