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玄,“此钢,可柔可刚。柔时,绕指不折;刚时,开碑裂石。”他又指着那代耕架模型上闪闪发光的“韧铁”轴承:“此物,乃‘流锋’之雏形,置于此传动枢纽,承受巨力扭转,日夜不息,经久不坏,非寻常铁器可比。”
公输玄接过那块“流锋”钢条,入手沉重,冰凉刺骨。他用布满老茧的手指摩挲着那流水般的锻纹,感受着其致密坚韧的质地。又仔细端详那代耕架模型上光滑运转的“韧铁”轴承。他独眼之中,精光暴涨!作为一名毕生钻研机巧的大匠,他太清楚这种坚韧、耐磨、性能稳定的金属部件意味着什么!这是能让所有精巧木石结构发挥出真正威力的基石!
“好钢!”公输玄忍不住脱口赞道,声音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激动,“刚柔并济,内蕴神华!此等冶锻之术…老朽生平仅见!”他身后的弟子们也纷纷动容,看向那暗沉钢条和轴承的目光充满了震撼和渴望。他们的木鸢需要轻而坚韧的骨架,连弩需要承受巨大扭力的轴承和簧片,若有此等神钢相助…其威力何止倍增!
“然…”刘辩话锋再转,拿起一件官营工坊工匠仿制的木制齿轮——那是按河滩提供图纸制作的,但公差过大,边缘毛糙。“贵门机巧,精微玄妙,毫厘之差,谬以千里。此轮,依图而制,形似神非,咬合不畅,徒耗其力。可见,徒有良材,若无精工巧思、分毫不差的技艺相佐,亦如明珠蒙尘。”
他放下齿轮,目光清澈地看向公输玄:“公输先生之术,乃‘技’之巅;我辈所求,乃‘物’之极。技与物,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技无物则空悬,物无技则难鸣。先生以为然否?”
一番话,既肯定了对方技艺之精妙(道),又点明了己方在材料(物)上的突破,更指出了官营工坊仿制品的缺陷在于“技”的不足(公差控制、装配精度),最后将两者关系提升到相辅相成的高度。不卑不亢,有理有据,更蕴含着对更高境界的追求。
公输玄沉默了。他摩挲着那块“流锋”钢条,又看了看自己带来的木鸢和连弩,独眼中光芒闪烁不定。他一生钻研,自认墨家遗泽(公输门虽以公输为名,实则理念更近墨家,重实用、守密、非攻),技艺独步。今日携宝而来,本有较技扬名、甚至收服此地工坊之心。却未曾想,此地主人竟在冶锻一道上,走到了如此惊人的高度!其言更是直指根本——材料与技艺,缺一不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许久,公输玄长长吐出一口气,眼中的傲然与锋芒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