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足够柔韧、可以弯曲的细树枝。很快,他找到了一些被河水冲上岸的、坚韧的藤条,又挑选了几根粗细适中、韧性不错的柳条。
他坐在一块大石上,开始回忆前世看过的、最简陋的捕鱼工具——**鱼笼**和**触发式陷阱**的原理。没有网,只能用最原始的方法。
他先将藤条撕开,搓成相对结实的细绳。然后,将柔韧的柳条弯成一个开口的圆环,用藤绳将接口处死死绑紧。接着,他回忆着鱼笼入口的漏斗形状,用更细的藤条,在圆环内开始一圈圈地编织,逐渐向内收口,形成一个倒须状的入口。这是一个极其耗费耐心和手指力量的活计,好几次藤条割破了他的手指,但他浑然不觉。一个简陋的、勉强成型的藤编鱼笼渐渐在他手中成形。
接着,他又开始制作触发式陷阱。他找到一根有弹性的小树,将其压弯,用藤绳系住树梢。然后在地上挖了一个浅坑,将藤绳另一端系上一个活扣,布置在坑口上方。一旦有小型动物(如野兔、水鸟)踩中坑口的伪装,活扣就会松开,被压弯的树梢猛地弹起,将猎物吊住或勒紧。虽然简陋,但聊胜于无。
当他终于完成这两个简陋的工具时,汗水已经浸透了他单薄的衣衫,后背的伤口更是火辣辣地疼,眼前阵阵发黑。但他顾不上这些,立刻将鱼笼拿到下游水流平缓的回水湾处,在里面放了几块砸碎的河螺肉做诱饵,用石头压牢,沉入水中。又将触发陷阱布置在芦苇丛边缘可能动物经过的小径上。
做完这一切,他几乎虚脱地靠在一块大石上喘息。
就在这时,下游传来了阿石兴奋的呼喊:“郎君!郎君!我找到了!好多螺!还有小螃蟹!”
刘辩精神一振,挣扎着起身看去。只见阿石卷着裤腿,站在及膝深的水边,手里捧着几片大树叶,里面盛满了大大小小的河螺,还有几只张牙舞爪的小螃蟹!虽然不多,但对于饥肠辘辘的他们,无异于山珍海味!
几乎同时,芦苇丛中传来一阵扑腾声和李壮压抑的欢呼:“抓到了!哈哈!” 只见李壮浑身湿漉漉地钻出来,手里倒提着一只拼命挣扎的、羽毛斑斓的野鸭子!虽然不大,但足够肥硕!
“好!太好了!” 刘辩大喜过望,连日来的阴霾仿佛被这小小的收获瞬间驱散。
另一边,陈衍和王伯也收集了小山般的干柴,还用树枝和找到的大片芭蕉叶、芦苇捆,在背风的山壁下,搭起了一个极其简陋、勉强能容纳几人蜷缩的“人”字形窝棚。虽然四面漏风,但总算有了个能遮点雨的地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