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牛虽然不明所以,但对我已经形成了近乎盲目的信任,立刻转身冲出窝棚。片刻后,他气喘吁吁地回来了,手里捧着一块长约两尺、宽一尺左右的、相对平整的灰色页岩,厚度大约只有半寸。
“好……架在……火堆上……斜着……像这样……”我虚弱地比划着,示意他将石板斜靠在火堆上方,形成一个倾斜的平面。
阿牛和另一个汉子立刻动手,用几块石头垫高石板的一端,让它形成一个约30度的斜面,较低的一端悬在石凹上方。火堆的热量立刻开始烘烤石板,发出细微的“噼啪”声。
“陶罐……挪到……石板……最高处……”我继续指挥。
他们小心翼翼地将那个装了浑浊河水的破陶罐,挪到了石板斜面的最高处。罐子底部直接接触被火烤热的石板,开始迅速升温。
“现在……找……找一块……破布……麻布最好……浸湿……铺在……石板……下半部分……”
阿牛立刻从自己的破衣服上撕下一块相对干净的麻布,蘸了少许净水(奢侈!但为了改良装置,值得!),然后小心地铺在石板斜面的下半部分,避开直接被火烤的上半部分。
“最后……找个……破碗……或者……贝壳……接水……”
一个妇人立刻递过来半个破开的河蚌壳,放在石板最低处的正下方,石凹的边缘。
改良版蒸馏装置——完成!
原理简单粗暴:石板被火烤热的上半部分充当加热面,破陶罐里的水受热蒸发;蒸汽沿着石板斜面上升,遇到铺着湿麻布的、相对低温的下半部分,迅速冷凝成水滴;水滴顺着石板斜面和麻布纤维,流向最低处的蚌壳,汇集起来。
这比原始的“裂缝滴水”效率高得多!石板的大面积加热和冷凝面,可以同时处理更多的水!而且因为蒸汽被限制在石板表面,逸散损失大大减少!
“火……大火……”我喘息着下令。
阿牛立刻添柴加火,火焰猛地窜高,热烈地舔舐着石板!破陶罐里的水很快开始剧烈沸腾,白色的蒸汽汹涌而出,沿着石板斜面上升,遇到湿麻布后迅速凝结成水珠,然后顺着斜面……
“滴答……滴答……”
清澈的水滴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一颗接一颗地滴落到蚌壳里!速度比之前快了至少三倍!
“天爷啊!”一个汉子瞪大眼睛,声音颤抖,“这……这也行?!”
“神了!真是神了!”抱着孩子的妇人激动得热泪盈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