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继续阅读!
这不是请求,而是奖励——齐洛立刻明白了这点。裴言欣赏他的诚实,就像科学家欣赏实验体展现出预期反应。这种认知本该让他反感,却奇怪地带来一种满足感。
"我会准备好的。"齐洛说,手指紧握着那本古籍。
离开办公室后,齐洛没有直接回宿舍。他在校园长椅上坐下,借着路灯仔细检查那本书。翻到最后一页时,一张小照片从书缝中滑落——是十八岁的齐洛,在本科图书馆里埋头读书的样子。照片背面写着一个日期,比他认识裴言早了整整两年。
齐洛将照片塞回书里,深呼吸平复心跳。裴言是故意的,这张照片就是为了让他找到。这是一场游戏,而规则越来越清晰:互相展示自己掌握的信息,看谁先退缩。
周三的沙龙在城郊一栋私人别墅举行。齐洛穿着裴言为他挑选的深色西装,紧张地调整着领带。别墅内部装修典雅,来宾不到二十人,但齐洛认出好几位只在学术期刊上见过的着名学者。
"放松,你属于这里。"裴言在他耳边低语,温热的气息拂过耳廓。他的手轻轻搭在齐洛后背,引导他走向一群正在交谈的教授。
接下来的两小时像一场梦。齐洛发现自己能流畅地与这些学术权威交谈,甚至在某些话题上提出令他们深思的观点。每当他的回答引起赞叹时,裴言眼中闪过的骄傲让他胸口发烫。他们配合得天衣无缝,裴言会适时补充齐洛遗漏的细节,而齐洛则能准确延伸裴言提出的论点。
"你的protégé令人印象深刻,裴。"一位白发教授评论道,"思维敏锐,表达清晰,难怪你破例带他来。"
裴言抿了一口香槟:"齐洛远不止是protégé,他是合作者。我们下个月将联名发表一篇关于'观察者效应'的论文。"
齐洛惊讶地看向裴言——这是第一次听说这篇"联名论文"。但裴言的表情如此自然,仿佛这个计划早已确定。
回程的车上,裴言解释了论文的事:"基于我们之前的讨论和实验数据,我已经完成了初稿。你是第二作者。"他递给齐洛一个U盘,"明天读一下,告诉我你的想法。"
齐洛接过U盘,指尖擦过裴言的手掌。夜色中,裴言的侧脸线条显得格外锋利,金丝眼镜反射着路过的车灯,遮住了眼睛。
"为什么是我?"齐洛突然问,"你可以和任何资深学者合作,为什么选择一个本科生?"
车子驶过一盏路灯,刹那间照亮了裴言的表情——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