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城正值午后,暖融融的阳光穿透枝叶的缝隙,在地面上勾勒出一片片斑驳陆离的光影。大街小巷里,行人往来穿梭,嘈杂的人声交织在一起。刘钊铭嘴里哼着俚俗小曲,那曲调怪异且随意,和着他散漫的步伐,悠哉游哉地走着,对不远处父亲和白衣少女的交谈毫无察觉。
刘正堂,这位在金陵城官场沉浮多年、颇具威望的官员,此刻却满面愁容,正对着一位白衣少女恭敬地行礼,姿态近乎谦卑。“蒋司业,实不相瞒呐,我这心里头,全是为了犬子的事儿犯愁。我思来想去,一心就盼着能把这不成器的儿子,转到您那知源书院去。就指望书院能好好管束管束他,把他往正路上引呐。”刘正堂一边说着,一边抬手,遥遥指向远处的刘钊铭,眼神里满是无奈,却又隐隐透着一丝期许。
这位蒋司业,来自声名远扬、学风醇厚的知源书院。她年纪轻轻,却已凭借着出众的才学、超凡的气质,在大雍王朝的学界崭露头角,备受赞誉。一袭白衣宛如初雪,纤尘不染,柔顺的青丝如瀑布般垂落在她的肩头,眉眼间透着灵动与聪慧,整个人仿佛散发着一股空灵而高雅的气息,与这市井的喧嚣形成鲜明的对比。
蒋司业顺着刘正堂所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刘钊铭身形挺拔,可那步伐却带着一种肆意妄为的散漫劲儿,嘴里还哼着不着调的俚俗小曲,神色悠然自得,丝毫没有察觉到自己已然成为了他人关注的焦点。
蒋司业微微蹙起秀眉,那如柳叶般的眉毛轻轻拧在一起,目光在刘钊铭身上停留了好一会儿,仿佛要透过他那不羁的表象,看穿他的内心。片刻后,她轻声开口,声音如同山间清泉,温润而舒缓:“刘大人,我在知源书院也或多或少听闻过令郎的一些事儿。都说他天资聪慧,脑袋瓜儿灵得很,就是这心性啊,还没定下来,像脱缰的野马似的。要是能进知源书院,我们加以引导,说不定能让他走上正轨,将来也能成一番大器。”
刘正堂苦笑着摇头,重重地叹了口气,那声叹息仿佛承载了无数的无奈与忧虑:“蒋司业,您是有所不知啊。这逆子,整日就知道泡在赌场里,对学业那是一点儿都不上心。我这个当爹的,苦口婆心劝了他不知道多少回,好话歹话都说尽了,可他呢,依旧是我行我素,把我的话当成耳旁风,真是让我头疼得不行。知源书院向来学风严谨,师资更是雄厚得没话说,我是真的盼着书院能拉这孩子一把,让他改邪归正啊。”说着,刘正堂又深深地作了一揖,态度诚恳至极。
蒋司业思索片刻,她微微低头,修长的手指轻轻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