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公元前 497年,55岁的孔子,带著一群弟子,离开了鲁国,开启了长达 14年的周游列国之旅。
\n
这一路,可真是充满了艰辛和坎坷,就像一场漫长而艰难的冒险。
\n
孔子的第一站是卫国。为啥选卫国呢?
\n
一方面,卫国和鲁国关係不错,文化也相近,孔子觉得在这儿说不定能找到施展才华的机会;另一方面,他的弟子子路、子贡等人在卫国有些人脉,能帮衬著点儿。
\n
卫灵公一开始对孔子还挺热情,按照鲁国的俸禄標准,给了孔子六万斗粟米,这待遇可不低。
\n
可实际上呢,卫灵公也就是图个爱贤的名声,根本没打算重用孔子。
\n
有一回,卫灵公问孔子怎么打仗、怎么排兵布阵,孔子一听就不高兴了,心想我是来宣扬仁义道德的,可不是来教你打仗的,就没好气地说:“我只学过祭祀礼仪,没学过打仗的事儿。”
\n
卫灵公一听,也觉得没意思,两人话不投机半句多,关係就这么淡了下来。
\n
后来,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听说孔子是个大贤人,非要见他一面。孔子一开始不太愿意,可又怕得罪南子,没办法,只好去了。
\n
南子坐在帷帐里,孔子进去行了礼,就匆匆出来了。这事儿被子路知道了,子路那脾气,火暴得很,觉得老师去见南子,这事儿不太光彩,就质问孔子。
\n
孔子急得赌咒发誓,说:“我要是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就让上天惩罚我!”从这以后,孔子在卫国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卫灵公对他越来越冷淡,还派人监视他的一举一动。
\n
孔子一看,这地方待不下去了,就带著弟子们离开了卫国。
\n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