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现在拥有的各种珍宝,如崑山之玉、隨和之宝、明月之珠等,这些宝贝没有一样是秦国本土出產的,但秦王却十分喜爱。他反问嬴政:“为什么在对待人才的时候,却要非秦者去,为客者逐呢?这不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吗?”最后,李斯语重心长地指出,驱逐客卿就等於把人才送给敌国,这是“藉寇兵而齎盗粮”的愚蠢行为,会让秦国陷入危险的境地。
\n
嬴政看完《諫逐客书》后,陷入了沉思。他回想起秦国的发展歷程,那些客卿们確实为秦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今,正是用人之际,如果真的把客卿全部赶走,秦国的统一大业还能顺利进行吗?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嬴政终於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他果断地撤销了逐客令,派人追回了那些已经离开的客卿,並重新重用他们。
\n
李斯也因为这篇《諫逐客书》,得到了嬴政的进一步赏识,从此在秦国的政坛上平步青云。
\n
就在嬴政重新广纳人才的时候,一个名叫尉繚的人来到了秦国。尉繚,魏国大梁人,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和战略家。他深知秦国的强大和嬴政的野心,也看到了六国联合抗秦的潜在威胁。於是,他来到秦国,向嬴政献上了一条独特的计策。
\n
尉繚见到嬴政后,开门见山地说:“以秦之强,诸侯譬如郡县之君,臣但恐诸侯合从,翕而出不意,此乃智伯、夫差、愍王之所以亡也。”他的意思是,虽然秦国现在很强大,但六国一旦联合起来,出其不意地进攻秦国,秦国就危险了。
\n
接著,他提出了自己的计策:“愿大王毋爱財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不过亡三十万金,则诸侯可尽。”也就是说,让嬴政不惜重金贿赂六国的权臣,扰乱他们的谋略,从內部瓦解六国的联盟。这样一来,秦国就可以各个击破,顺利地实现统一大业。
\n
嬴政听了尉繚的计策后,眼前一亮。他觉得这个计策简直太妙了,既不用大动干戈,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於是,他毫不犹豫地採纳了尉繚的建议,並对尉繚礼遇有加。
\n
嬴政不仅让尉繚享受与自己同等的待遇,还经常亲自向他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