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伯川啊,莫要在贫嘴了,你先说说,你刚才是想让何人位列九卿来着?”,
“回玄德公话!”,
只见李忧朝向刘备,拱手一礼,轻声说道,
“刚才我说的是,等到公瑾先生回来之后,封其为大鸿胪,位列九卿!”,
“哦?”,
刘备捏着下巴,短暂思索片刻,便一脸赞同的点了点头,
“大鸿胪负责对少数民族之接待、交往等事务,掌朝廷礼仪,众诸侯王的封爵削地之事务,公瑾在西域诸侯国中,本就是颇负盛名,由他来担任此职,确实也能令西域各诸侯王不敢造次,沿我大汉之礼!”,
“伯川这个提议,确实极有道理!”,
“既然如此,等到前方将军回来之后,便一起册封便是,放心,我今晚就回去找禅儿提前通气!”,
“玄德公不可啊!”,
李忧连连摇头,再度拱手请示道,
“还请玄德公提前册封公瑾先生入九卿之列,方才配得上其海上赫赫战功啊!”,
“这.......有点不对吧?”,
刘备嘴角抽动,有些不理解的说道,
“若是要彰显公瑾先生之战功,怎么也不应该封大鸿胪这种礼节之官啊,虽说对于公瑾先生也算是合适,但为什么我总觉得伯川你在图谋他事啊?”,
“而且,就算要封,等公瑾先生回来之后再去册封,也无任何不妥之处,为何伯川会如此急切啊?”,
“玄德公,这还不简单?”,
只见贾诩轻笑一声,站起身来,轻声说道,
“大鸿胪这个官职,掌诸侯爵位之礼,西征这场大战下来,不管是前线悍勇厮杀的武将,还是后方调度粮草的文臣,只要是为西征出了力的,都理应受到封赏!”,
“这可不是什么轻松的活计,如果不遵礼节随意封赏,莫说让那些文人士子不满,就算是那些被封赏的新晋功臣,心中也不会好受,可要是全部遵循礼节来弄,那负责此事的人,恐怕就是继士元之后的下一个骡子了!”,
“这才是伯川力荐玄德公早日册封周公瑾为大鸿胪的主要原因,如果在西征事毕封赏之时,咱们大汉已经有了个大鸿胪,那么这些事宜自然是由他来负责,可若是没有,那这些活,恐怕就要落到别人身上了!”,
“这......”,
刘备嘴角抽动,有些无语的看向李忧,
“我说伯川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