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徐晃和满宠极有气势的回答,
曹操终于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很显然,
这一次之所以曹操敢把主要的作战方案放在中军,靠的就是这面前二位,当然了,说是靠,其实也不是,虽然这么说会有些伤人,但事实就是,不管是军事上的才能,还是个人的武勇,现在曹操麾下比这二人要强的,比比皆是,
实在没道理将这么大的赌注压在此二人身上,
唯一的原因就是,
他们二人的手里,掌握着曹操自从开始酝酿西征以来,一直隐忍不发的杀手锏!
这就是曹操的本事,
不管他手里有多少底牌,都只会在合适的时候打出去,当然,这个本领,也是曹操在近些年培养出来的,
这就是战场上的真理,事实上,这种本事甚至和天赋无关,一个能做到如此心性的将军,必然是由无数大战堆砌起来的,
说句题外话,这种程度的心性,甚至在演义之中的早年曹操,都做不到如此,否则的话,他就会在庞统提出铁索连环这一计策的第一时间意识到这张底牌的缺陷,
如果是现在的曹操,即便他还是缺乏水站方面的相关经验,但对庞统的计策估计也只会采纳一半,用一半的战船连上铁索,剩下一半的战船用来预防不测,才是最合理的选择,
这也侧面证明了,这种大规模的国战,对一个将军来说,确实是极为宝贵的经验就是了,所以现在的曹操,会更加谨慎的运用底牌,这也是曹操一直到现在才将徐晃、满宠二人召来的原因,
说回这二人,
对他们的部署,是曹操在最开始占领贵霜后,便开始筹谋的计划,虽然自从和安息交战以来,他们二人的身影也不是完全没出现在战场上过,但说白了,还是起到一个迷惑的作用,
这些年来,
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
那就是帮曹操训练出一支在正面战场上无往而不利的步卒来!
而这支步卒的参考标准,就是在战国时名震天下的魏武卒!
即便当年统一六国的是秦国,可但凡读过史书的,都绝对不会质疑这支魏武卒的战斗力,
其实较真的说,这支军伍本叫武卒,因其归属魏国,方得魏武卒之名,而这支由吴起训练出来的魏武卒,其战绩,当真是骇人听闻,
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不分胜负,
靠着这支魏武卒,吴起夺下函谷关,占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