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为龙骤將军,高为大宗正卿,高浚为司州牧、特进,高涣为镇南將军、特进,娄睿为驃骑大將军,斛律光为车骑將军、并州刺史,薛孤延为卫將军,燕子献为侍中,郑颐为中书监兼祠部尚书,余下的官位就属於细节了,
\n
之后再由辅政班子討论,百官各有封赏。
\n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丞相一职的变动,高欢扶立孝武帝后,被封做大丞相,其后高澄继位时也继承了这个官职,但高洋则不是,仅仅是丞相。
\n
大丞相也因为非人臣可得而不再授予,就和高殷的大都督一样,丞相这个职位也自然而然的消失了。
\n
如今高殷不仅要重新设置丞相,而且分为左右丞相,斛律金为左丞相,段韶为右丞相,给予两位勛贵头子最大的牌面,地位比高演都要高上一等。
\n
说实话,既封了王,又官拜丞相,人臣之位已到极点,除非接下来要向帝位发起衝击了,否则已经没什么可以再升的,真论起来,这两家都还差高殷一个联姻对象没给呢。
\n
而且其中好几个官位职权是衝突的,比如尚书令就是实际的丞相,如今又出现了正职丞相一李唐初年也有这个问题,李渊、李世民、李建成的政令都有效,官员不知道听哪个,只能以先到的为准,如果遇到这种情况,高殷也只能这么操作。
\n
这也没办法,先给够官位、確保此刻的地位才是最重要的,自己日后可以慢慢削弱,目前需要稳固。
\n
臣子们对这些安排基本满意,至少待遇是有了的,新君宽厚的另一个好处,就是不像先帝一样,到处防来防去,不怎么自信。
\n
这也跟生活环境有关,高洋属实是用一生来治癒童年了。
\n
对最重要的几桩事情定性之后,群臣又陪新君聊了一会儿,培养君臣情谊,大伙其乐融融,至少看起来是如此。
\n
散会后,段韶和斛律金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