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不知道这种变化是好事还是坏事,也许过上一段时间,就会再次变个模样。
\n
高殷可不希望他好不容易改变的大齐,高演又改回去,因此召唤臣子们,就是要想出几个解决的办法。
\n
第一个问题就是亲政。古人二十岁行冠礼而成年,理论上高殷现在还不是可以亲政的时间,因此高洋才留了几个大臣辅政,但现实里高殷肯定不愿意等那么久。
\n
以前也有著天子诸侯为了早日执掌国政而提前行冠礼,传说周文王十二岁而冠,成王十五岁,
\n
他学个成王问题不大。
\n
高德政、杨、郑颐、燕子献、高归彦这五人肯定不太愿意放弃这个辅政的权力,毕竟理论上他们可是高殷成年前的国政代理人,事实上管理著帝国,但一来齐国形势复杂,在这种时候不跟新君齐心,就有点利令智昏了一一拎著那点鸡毛当令箭有什么意思?晋阳的桀驁军头们还没授顺服呢。
\n
齐国的高压局势,反而迫使新君这一派系要变得团结。而且高德政因为高殷的力保,並没有跟歷史上一样被杀死,这就导致高德政派系依旧坚挺,和杨分庭抗礼,於是高殷便能从中制衡,杨的影响力就没有歷史上那么大,几乎统一了鄴都文官派系。
\n
另一个原因,则是高殷现在也不是全无力量,也培养了八旗这样自己的嫡系部队,同时淮南那边,也派去了平阳王高淹,负责整顿军务、建立屯所恳田,也能勉强重新拉出一支淮南军团。
\n
高洋失败的旧计划,现在被高殷捡起来,重新筹备著。
\n
手里有兵,总归是好说话一些,而今高殷亲自掌握著百保鲜卑,也就需要给高归彦一些面子,
\n
他从天保初年就开始担任宫廷禁卫的首领,在宫里威望极高。
\n
然而歷史上高归彦恰恰谋反了,这辅政的几个傢伙,要么內斗要么互看不爽,其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