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记载,高洋奠仪上,流眼泪的臣子甚少,只有杨涕泗横流。
\n
这种记载有一些活人给死人定论的因素,高演主持的葬礼,自然是对前主高洋明褒暗贬,从而打击高殷的合法性,侧面提高自己的威望,
\n
天保虽然残暴,恨他的人也多,但这个葬礼毕竟是他的,光是百保鲜卑这群禁卫,以及皇后在场,臣子就要象徵性的哭一哭,更不要说有高这种真正的铁桿。
\n
此时高殷本人更是担任丧主,控制了局势,所以为高洋哭出声,就变成了政治任务,展现了与歷史上截然不同的风貌。
\n
也唯独斛律金、段韶等老將,才不用演的那么深切,但段韶的面容,也確是哀伤。
\n
至於杨憧,確实哭得很惨烈,只是在高殷看来,这更像是猫哭耗子假慈悲,更像是在掩盖自己熬出头来的兴奋。
\n
这一切做完后,仪式就暂时宣告一段落,之后就是“殯”,停棺待葬,少的停棺数十日,多的就有年头了,主要还是准备葬品、建造墓室、等待吉日,等吉日是最耗时间的,其他都能快,唯独它必须熬。
\n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北朝三百多年,九成的吉日都落在六十个干支日中的二十四个,大家都想要个好彩头,希望天地冥冥之中保佑自己。
\n
这也是歷史上高洋等了四个月才下葬的原因,但高殷不可能等那么久,目前能做的已经都做了,活人还要继续过日子,国家也该走回正轨。
\n
於是先帝的事情暂时就先结束,接下来高殷就要处理治丧期间停顿的军国大事,第一件事就是“.登基。\n
', ' ')